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散文] 【作家天地原创】吴垠康:关,不曾远去

[复制链接]

2022-3-8 21:21 12171 5

何仁 发表于 2022-2-23 17:32 |阅读模式

何仁 1#

2022-2-23 17:32


在年关,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米糖的甜润,每一方灶台都蒸腾着腊货的醇香。岁月如此丰腴,岁月也不曾如此丰腴!那些物质匮乏的年关印记,像碧波之下发酵的底泥,不时冒出一串气泡,泛起岁月的涟漪。
年关,最美好的姿态是等待。
等待的年关属于时间概念,即使距离不一定对时间与空间都产生美,等待总有不疾不徐的熨帖,或怡然自得,或举重若轻。当时间的距离被压缩到没有缝隙,年关已在腊月的尽头上演古老的蹴鞠,蓄势待发也好,仓促上阵也罢,谁都要临门一脚。可以预判,那些暧昧的、茫然的、慌乱的甚至恐惧的脚,多半要踢出年关的引申义。
引申义的“年关”,往往笼罩着悲剧色彩,即使没有《白毛女》凄苦情节,也一定不是游戏失利的“一过性”沮丧。大凡从悲剧里挣扎出来,终究要付出代价,物质的或精神的,好在挺过来了,就要感恩年关的妥协以及世态的良心。
在减贫史上,华夏大地晒出了难以置信又不容置疑的成绩单。摆脱贫困,什么突发的幺蛾子、什么复杂的大环境都阻挡不了,不可阻挡的,还有正在描绘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按照这个逻辑,当下的年关属于时间范畴,除非被父母催婚的单身狗,除非好逸恶劳的下三滥……绕开这些“除非”,年关的面庞慈爱可亲,至于引申义,就躲进词典里冬眠吧!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也是比较出来的。岁月深处的那些苦难,有时候我很庆幸,随便打开哪个年关的坛坛罐罐,苦尽甘来的幸福感都会汩汩涌出。



人是铁,饭是钢,自古民以食为天。
为了填饱肚子,有人啃老树皮,有人吞观音土,有人放下尊严乞讨,有人铤而走险偷盗。饭碗似“天眼”,人性与兽性,血性与奴性,遥远的、细微的、隐秘的,都被照得一览无遗、一丝不挂。
对于过去式,习惯叫“那时候”。譬如,此刻我记述的那时候,就处于我的懵懂年少。
那时候,小岗村的农民还没有冒险按下红手印,袁隆平培育的杂交稻还在爬坡阶段,倒是招摇过市的饥饿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候,不奢求物质营养,也没有饮食安全意识,不挨饿就够了。但死缠烂打的饥饿,除了导致我在小小年纪就犯了胃病,还在我家灶台上演绎过年关的引申义。
老家背靠大山,在旱地梯田间刨食,面积小,日照短,双季稻加起来亩产不过七八百斤,先拿饱满的、亮爽的交公粮、余粮,剩下的再按口粮、工分粮双轨分配。分配是一门艺术,貌似体现了共享体制和激励机制,但死秤活人扶,口粮与工分粮占比不合理、粮食批次间存在的品质差异,加剧了饥馑年代的悲剧色彩。
腊月底,石磨、石臼都排满了日程表,打豆腐、炒冻米、熬糖稀、蒸年糕,家家户户攀比着忙乱的快乐。母亲伸手摸摸米瓮,脸上堆起愁云,自言自语道:这年如何过啊?
那时候,大米不够吃不奇怪,红薯、南瓜都可以掺和着对付,只是正月招待亲戚,即使拿不出大鱼大肉,总不能请人家啃红薯吧?母亲像一只没叼着虫子的鸟妈妈,呆坐在门口小马扎上,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弄堂里疯闹,她一把拽住我,在我屁股上莫名其妙地抡了几巴掌。
渡过难关,唯一的办法是寅吃卯粮。在母亲再三恳求下,队干部同意借粮过年。
第二天早上,保管员打开队屋粮仓,金灿灿的稻谷堆得比人还高,上上下下盖了防盗的石灰印,至于看夜人是否监守自盗了,不得而知。母亲装了半箩筐稻谷,保管说,够了够了,免得明年分口粮又是空箩筐。过完秤,母亲感恩戴德,并催我赶紧抬扁担,唯恐迟疑被反悔了。
野外白茫茫一片,零散的雪花像漫不经心的柳絮,小路上叠着一大一小脚印,寒风蛇一样从袖口和领口往肉里钻,抬着救急的半筐粮食,居然没有多少寒意。
今天,陈年的记忆许多被格式化了,但雪天借粮的往事时常在脑海里盘旋,那是我记事以来,经历的第一个引申义的年关!



年关的日子像绷紧的发条,二十三送司命,二十四接祖宗,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至于年夜饭必备的鱼,在未通电更谈不上冰箱的农村,保鲜办法就是待到二十八九再去操办。
年年有余是向往,鲤鱼跳龙门是图腾。年席上,富庶之家取用白鱼、青鱼、鳜鱼等上品,普通门户也要弄条胖头、白鲢等家鱼,那些住在高山上的山民没有鱼塘,也不方便踩着膝盖深的积雪下山买鱼,多半用可以乱真的木雕鲤鱼拼盘图吉。年鱼,已超出鱼的本身,所以那些甲鱼、黄鳝、虾子、乌鱼虽然口感与营养俱佳,当时却被划入下三流,根本没有上桌的资格。我大哥因错买了乌鱼,曾让年关乌云密布。
记得那个腊月二十九,有着深冬难得的晴朗,早饭后父亲从内衣里掏出裹了好几层的布包,一毛两毛地数了些毛票,差遣大哥去二郎河买年鱼。二郎河是辐射多县的边贸古镇,买不到的,卖不掉的,在那里都不犯愁。中午大哥步行回来,额头满是汗渍,他兴冲冲从篮子里取出鱼,父亲脸一下子沉了,那是一条乌鱼。父亲的情绪酝酿了一会,喉咙里像浇了油,说没吃过肉也没见过猪走路?谁家拿乌鱼完年?大哥高中毕业刚步入社会,民间忌讳也没怎么在意,反正看乌鱼便宜,就被卖家忽悠了。
父亲冷着脸,要大哥拿回去退掉!
其实,鱼买来了,再去退,来回几十里路不说,卖鱼人收摊了怎么办?就是找到了人家能说退就退吗?但不退似乎也说服不了父亲。他在山里一所小学教书,每月有三十几元的工资,一大家子的吃喝穿着、看病上学、人情往来都指望这点钱,平日里他是把一分钱掰开用,一辈子连裤带都舍不得买,这鱼钱必是精打细算地安排。
大哥没有辩解,毕竟事是自己惹的,饿着肚子头也不回朝二郎河方向去了。我也不敢为大哥辩护,倒是很担心大哥单刀赴会的安全。整个下午,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不时去屋前塘岸张望,一回两回不见人影,小心脏忐忑不安。母亲埋怨父亲,父亲似乎还在气头上,嘴里叽叽咕咕着什么。好在我的担心是杞人忧天,待日薄西山,大哥毫发无损地回来了,他不但找到了鱼贩子,而且鱼贩子也良心发现,给换了一条白鲢。
年年有余,依旧是年关的守望,当年上不了年席的“下三流”河鲜,已翻身成价格不菲的珍馐。文化在传承中发展,绑缚在年关上的那些不合时宜的绳索次第风化,只是当年着实委屈了大哥。



春节上门拜年,是维系情感的习俗,而拜年也可能是绕不开的“年关”。
大年初一不拜外戚,无非族内晚辈向长辈或平辈之间问安祝福,上门不用带礼物,反而受拜者要摆出茶食招待。初二之后,按远近亲疏上门拜年,乡间道路老老少少络绎不绝,穿红戴绿,肩挑手提,到处洋溢着喜庆吉祥。在喜庆的背后,其实也有一些不便言说的拜年苦恼。
苦恼与时间无关,与远近无关,与阴晴无关,必然是囊中羞涩。
杀年猪,剁年肉,再不济都要多少剁些,而年肉的多寡,则是判断收成丰歉、家资厚薄的度量衡。入冬了,收成已定,收入已知,该怎么安排开销,每个当家人心中都有一本账。屠凳上,新开边的猪肉冒着热气,油花花的脊背肉是腌制待客的上品,五花肉是烹炸肉圆的料材,肋骨肉有轮有廓,最宜剁拜年肉。一头年猪,两三百斤鲜肉,不要一个时辰,就能分割完,主家点了现钞,收了赊账本,喊老婆摆上杀猪菜,划拳斗酒,好不热闹,一身油污的老屠户满脸通红,提前离席,娴熟地将抵工钱的两斤猪肉丢进刀篓子,又赶下家去了。
年关,最滋润的是屠户,可惜我舅舅不是屠户,以致他家闹过肉荒。
那年正月,父亲带我去给舅舅家拜年,翻山越岭,举步维艰,途中父亲去林子里小解,把盖着花毛巾的篮子交给我,篮子里有二斤猪肉一注、草纸包裹的白砂糖一斤、四两装的饼干一盒,当时人也饿了,望望树林没动静,小手指利索地抠开饼干盒下盖,等父亲完事回来,两块饼干已化整为零。舅舅家很冷清,表兄弟们都外出拜年了,只有舅舅舅妈在家待客,午餐共四个菜,煮豆腐、干毛鱼、炒白菜、咸豆渣,没有一丁点儿肉腥。我早早丢下饭碗,屋里屋外转了一圈,居然没有发现肉的影子。
舅舅刚正不阿、乐于助人,我家有什么重体力活,父亲都是喊他帮工。饭桌上,他与父亲拉家常、说年景,丝毫没有一点低落、抱怨的情绪,说孩子一年比一年大,日子会慢慢好起来;说只剁了一注两斤的拜年肉装门面,今年过一个素年,怠慢了亲戚。临走,父亲执意要舅舅收下篮子里的拜年“三大件”,但舅舅坚决不收,两人拉拉扯扯像打架,最后舅舅按平辈受礼的规矩,收下了最便宜的饼干。
如今,父亲、舅舅都走了,老表们早已成家立业,表侄辈也抛开了世代蜗居深山的接力棒,成为紧跟潮流的新市民。只是每至年关,我总会想起那两块饼干,这可能是我无法逾越的“年关”。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载忧!
在蜜罐里长大的年轻一代,也许以为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也许以为阶梯是直线上升的,但历史书写的姿态,可能笔走龙蛇,可能墨滞如泥,更可能进二退三,是故盛唐万邦来朝、晚清列强瓜分。对在迷雾中抱怨生活、在消极中放逐信念的心灵,那些久远的年关往事,或许是历史天空飘来的云彩,慰藉荒漠,播撒希望,在某个淅淅沥沥的夜晚,茂盛着丛丛新绿。
2020年春节,英雄逆行,民间禁足,在特别时间节点突发的新冠疫情,最终偃旗息鼓,华夏儿女挺过了一个与几千年习俗不吻合的“年关”。类似的年关,或许还会遭遇,但遭遇并不惧怕,纵然惊涛骇浪,终究柳暗花明。
年关,不曾远去!“年关”,总能过去!
用心做事

全部回复5

宿+松 发表于 2022-2-23 20:30

宿+松 2#

2022-2-23 2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xz大山之子 发表于 2022-2-23 22:52 来自手机

zxz大山之子 3#

2022-2-23 22:52

赞赞,写的好,真实,有多土味,挥不去的乡愁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xz大山之子 发表于 2022-2-23 22:52 来自手机

zxz大山之子 4#

2022-2-23 22:52

乡土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浩淼 发表于 2022-2-24 10:24

浩淼 5#

2022-2-24 10:24

拜读吴局长的精品力作,令人赏心悦目,在人们享受富贵荣华之际,不曾忘记那缺衣少食的岁月,昔日的陈年旧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通德江南虎 发表于 2022-3-8 21:21

通德江南虎 6#

2022-3-8 21:21

乡土味特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2383289468@qq.com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http://www.ah788.com/home.php?mod=space&uid=12719
:

主题5249

帖子9645

积分1391614

图文推荐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喜报!热烈祝贺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工

    4 月 28 日,在 2025 年度全县工会工作会议上,一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