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骆,都十点多了,还在加班呀。”“村里送来的救助资料,要赶紧审核完,要让村民早点拿到救助资金。”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在骆效锋和他的同事之间。晚上喜欢在乡政府院子里散步的人们也许会留意到,隘口乡为民服务大厅,灯总是亮着,不要怀疑,并不是有人忘了关灯,而是有人正在挑灯夜战、负重前行着……
骆效锋于2018年从部队转业安置到隘口乡人民政府,从军人转变为乡镇基层公职人员,退役不退志,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岗位锻炼,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干。从最初的民政办事员到现在担任隘口乡民政办主任、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残联理事长、安全员、统战干事、团委书记等众多机构负责人。乡镇单位人少事多,面对做不完的业务,他不叫苦不怕累,经常加班到半夜,用军人的作风和气概为群众办实事。
作为一名在部队服役12年的的老兵,他用默默无闻的付出和坚守,打磨着一名优秀基层干部的本色,绽放出基层青年的绚烂光采。他经手为150多户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突发重大变故家庭、低收入等家庭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办理了450多名残疾人残疾补贴,为45名孤儿申请孤儿救助,为135户支出型和急难型家庭办理临时救助,发放临时救助金50多万元,为176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优抚款11万多元。
他顾全大局。2019年2月,因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骆效锋担任民政办主任、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残联理事长、安全员、统战干事、团委书记;有人关心的说道你一个人担任6个二级机构负责人,这些机构都是比较复杂比较累人的工作,你不怕累吗,他却说:“这既是组织对于我的信任,同时也是组织对我的考验,我不仅要干,还要干的扎实、干的出色、干的圆满,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凭着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不分日夜的工作,在骆效锋的努力下,隘口乡在残疾人工作中评为全县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他无私奉献。在骆效锋的办公室里,经常有老百姓拿鸡鸭等家禽来。不清楚情况的人还以为是找他办事送礼,实则是为了感谢骆效锋帮助其申请救助解决了家庭困难,奈不住老百姓态度坚决,他只好把东西买下来,同事嘲笑到你傻不傻啊,骆效锋说道就当消费扶贫了。2021年初到了脱贫攻坚收官的时刻,民政、残联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他白天下村入户走访调查,晚上准备资料,为困难家庭制定救助方案,在脱贫攻坚中不让一户掉队,“5+2”“白+黑”的工作常态下,骆效锋总是苦中作乐,他说让贫困家庭生活有保障、残疾人有收入、孤儿有学上是他最大的慰藉。
他心系群众。去年年底,一位面色憔悴中年妇女抱一个2岁的娃娃,身边还跟着一个12岁的小女孩来到为民服务大厅民政窗口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她老公因患癌症于两个月前去世,自己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不能出去务工,家庭的变故和生活的压力让她本就湿润的双眼格外红。了解到情况后,骆效锋安抚了中年妇女,初步认定符合申请条件,然后驱车将三人送回家,第一时间来到所在的村委会了解情况,又通过邻里走访调查,情况属实。骆效锋特事特办,先为她申请临时救助金3000元,并将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叮嘱村委会赶紧提交申请资料。一星期后,那位妇女带着孩子手里还拿着一面“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锦旗来表示感谢,骆效锋说“这是我的工作和职责,应该的”,并鼓励他们要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他甘于平凡。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有的只是哪户家庭有困难他就在哪里,东家有家庭困难申请低保,南家有残疾人申请残疾生活补贴,西家有个退役军人申请医疗救助,北家有家新办的企业要去安全检查,一地鸡毛往往容易击碎一个成年人对于梦想的憧憬。但骆主任却说:“当老百姓对你竖起大拇指时,当他们用真诚的笑脸送来祝福时,由心而发的充实和自豪会告诉你,哪怕是在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口气,也值得!”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不仅在单位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表扬,还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护,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基层青年工作者的卓绝风采。
据悉,骆效锋同志先后荣获隘口乡“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演讲比赛荣获第三名、全县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全县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隘口乡优秀党员、全县“青年大学习”学习标兵等荣誉,他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的事迹纯朴无华,让人许赞!(邓祥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