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挖掘整理宿松红色资源,再写最可爱的人:记趾凤乡93岁老兵贺铁成

[复制链接]

2022-8-25 15:16 15399 3

世纪网编辑部 发表于 2022-8-25 12:09 |阅读模式

世纪网编辑部 1#

2022-8-25 12:09

堪叹今生行路难   风霜历尽自心宽
——记宿松趾凤乡93岁老兵贺铁成
    贺铁城,192981日生于趾凤乡趾凤村,父辈在当地开伞厂,家境殷实,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他属老小,家人对他疼爱异常。山清水秀的趾凤给了他幸福的童年,繁华无比的上海,给了青年时代的他一段美好的时光。老人曲折漫长而又坎坷一生,我认为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一张旧照片、一张旧通行证、一份组织部文件)。
71.png
(贺铁城老人近照)
甘心投笔去从戎(一张旧照片)
      发黄的旧照片上,三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前排那个笑眼弯弯,左手戴手表,右手拿口琴,作势欲吹的时髦青年,真的让人无法同坐在轮椅上,身穿花布套头衫,牙齿脱落,嘴角歪斜的老人联系起来。彼时的他年近二十,未经世事,青春逼人;此时的他将近百岁,历经磨难,衰老不堪。从青春到衰老,中间只是隔了七十多个年月,但这些岁月在老人身上脸上留下了太多苦难的印记。
72.png
(贺铁城老人与战友合影)
   贺铁城老人走过的路,崎岖坎坷,命运似乎并未眷顾他。我们走访过的,询问过的,所有熟悉他的人,都说他一生太平淡,泛善可陈,无任何可以书写的事迹,确实,他是我采访过的十来个90多岁的老兵中,过得最憋屈的一个。
当时人们普遍贫穷,大多数人家,家无隔夜粮,为了谋求出路而去当兵的不在少数。而贺铁城家境优渥,不愁吃穿,但当时正是热血青年的他,对未来充满了幻想,他想走出被大山包围的趾凤,到大上海,去当兵,去实现他的报国宏愿。
1947年以前他一直在校读书,1948年由同乡贺仕贤介绍到上海被服厂。时任被服厂厂长的周济文少将,是宿松花凉亭人,好多宿松人都来此投奔他,贺铁城也跟着老乡们一起,到了位于叶家宅路100号,国民党军联勤总部上海被服总厂沪西被服厂,任三级杂工,主要从事消防工作。
大上海,在近代中国被称为“十里洋场”,解放前夕,特务遍布,乱象丛生,厂里好多不明就里的青年稀里糊涂地参加了“防奸防谋组”、“便衣稽查组”等特务组织。贺铁城读对时局认识比较清楚,认为国民党过于腐败,一直暗中协助周济文少将,积极向共产党靠拢,后随周济文少将投诚。他敏锐地觉察到了特务们的不轨之心,提醒周将军防备。在打退敌特份子多轮进攻的战斗中,英勇顽强,为新中国保全了被服厂。19495月上海解放后,被服厂由解放军接管,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一0一工厂,贺铁城保留原职原薪留厂工作。同年底,调军需政治部任文书。
老人的儿子一直遗憾地同我们说,他父亲那张有着华东军区人民解放军徽章的照片,怎么也找不见了。其实找不见的何止是一张照片?找不到的还有流逝的青春年华。

且从旧纸觅行踪(一张旧通行证)
73.png
  一张残缺不全,拼贴起来的旧纸,日期是一九五零年七月廿日,上面的字勉强能辨认清楚,破损的部分要仔细揣度琢磨,连猜带想,才知道是通行证。前面几行字:兹自本部被服厂贺铁城,现年20岁系皖省宿松县趾凤乡趾凤村人,该厂原系伪国民党联勤税部管辖,自上海解放后即属华东军区后勤军需部建制。有效日期是从七月廿日起,到八月廿日止。这张纸后来成为了平反的重要凭据,这是后话。
从这里我们知道,意气风发,20岁的贺铁城,转业回老家了。他的老父亲可能一直牵挂在外面漂泊的小儿子,想把他召回身边,伸手可触,睁眼可看,心里才能踏实。
这应该是贺铁城老人一生中最重大的一个转折点。从这个泛黄发脆的小小的纸片上,我试图寻觅这个悲情老人的一些旧踪迹。
他去过繁华的大上海,后被病中的父亲召回了趾凤老家。我想那时他一定是极度不愿意的,但又不愿意忤逆生他爱他养他的老父亲,还有那份对家乡的热爱,最终让他作出了回来的决定。他那时肯定认为,到哪里都可以奉献青春,到哪里都可以有一番作为。
1949年元月进被服厂,至19495月上海解放,贺铁城留在已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一0一工厂,直到1950年,病重的父亲用一纸电报将他召回。他在上海只有短短的一年,有谁会料到这短短的一年,会影响他长长的一生呢?
从上海到宿松,几千里的奔波跋涉,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贺铁城走了几十天。我们只能从这张通行证上看到他到达的起点和终点,还有出发的时间和必须达的时间。我们现在没法知道当时贺铁城的心路历程。看着越来越远的上海,他肯定有过不甘和不舍;看着离得越来越近的家,他肯定有过兴奋和期待,但他肯定不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他也不会知道在上海的那段美好时光,将为他招来一生的风雨,让他四十年来一直深陷其中。轮椅上老迈不堪的老人,意识模糊,无法清楚地表情达意了,他已经无法用干瘪的双唇诉说他的苦难了。

身经百折意从容(一份组织部文件)
      在宿松健在的九十多岁的老兵中,贺铁城可能是命运最坎坷的一位,一生都在同自己的命运抗争,他仰望着星空,不断地想把深陷的泥足,从泥淖里拔出来。
转业回乡后,他先在当地信用社任职,工作认真负责,过度敬业的他,把未作完的帐带回家做。一个惯偷,偷了他家,把帐本也偷去了,贺铁城被认为是监守自盗,他竭力为自己辩白,又苦于拿不出证据,直到那位惯偷盗窃被抓,交代了一切,贺铁城才得以释放回家。
随后他到学校任教两年,他的学生现在都白发苍苍了,但依旧记得,他们的贺老师总是笑眯眯的,温言细语,最喜欢亲昵地摸他们头。他的一个学生说,自己亲娘离世早,父亲娶了后娘,还带了一个女儿过来,视他为眼中钉,为了让他挣钱做事,不给他读书。贺铁城多次走访,去找他的父亲,差点把嘴皮磨破,门槛踏烂,他父亲才答应让他继续上学,后来他考取了安庆中学,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人艳羡的高中生。
74.png
75.png
贺铁城喜欢与孩子们相处,本想教书育人过一生,但时乖命蹇,因其在上海的历史不明,被组织上清洗回家,一直务农。拿过枪,拿过口琴,拿过笔的手,现在又拿起了锄头,而且一拿就是四十年。
八十年代,他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经常饿着肚子,从趾凤到县城,找相关部门。没钱住宿,就夜宿街头,没钱搭车,就靠双脚走,不知道走破了多少双鞋,不知道受了多少冷眼,家里人看不下去了,竭力阻拦他,他还是不放弃,直到1990年平反。
1947年以前他一直在校读书,1948进上海被服厂,19507月转业回乡,曾任过私立崇文小学教员,趾凤小学校长、凉亭区完小教员等。1952年下半年,因其在伪上海的历史不明等原因,由组织上清洗回家,一直务农,1990恢复公职,享受退休待遇,这就是贺铁城的生平简介。
都说贺铁城是个很平淡无奇的人,毫无可写之处,但我不这样认为。这位命运多舛的老人,在命运的捉弄下,依然把自己当成当年华东军区后勤部的那个青年战士,他同命运抗争,屡败屡战,却始终不屈从,意态从容,虽历经磨难,也毫无怨言。
他家墙上挂着一面小国旗,客厅匾额写着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不忘初心!是的,正是不忘初心,和对党和政府的无限信任,让他觉得有冤能申,泥足深陷时,依然抬头仰望星空,心中有梦,他的韧劲和毅力,让他历经磨难,忠诚不改。信念之光的照耀,让他一直对生活充满希望,一直能保持内心的那份宁静,这或许是他得享高寿的原因。

作者:何其三,安徽宿松人。出版词集《何其三词三百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何其三绝句三百首》(黄山书社)。

全部回复3

可心 发表于 2022-8-25 12:50

可心 2#

2022-8-25 12:50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 发表于 2022-8-25 15:09

宿+松 3#

2022-8-25 15:09

“兹自本部被服厂贺铁城”应为“兹有本部被服厂贺铁城”。

“联勤税部管辖”应为“联勤总部管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 发表于 2022-8-25 15:16

宿+松 4#

2022-8-25 15:16

繁体字为“联勤縂部管轄”,简体字即为“联勤总部管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工作组
:
56565kjkjk@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109

帖子1221

积分264967

图文推荐

  • 北浴乡罗汉山村尚浩:

    宿松融媒讯 农村广阔天地,青年大有作为。202

  • 县委书记曹晓革调研高

    宿松融媒讯 5月14日,县委书记曹晓革调研高考备考

  • 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

    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校友总会北京校友会5月10

  • 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

    近日,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党支部“书记

  • 宿松县工商联(总商会

    宿松融媒讯 5月10日,宿松县工商联(总商会)“万

  • 宿松县电子商务协会:

    为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

  • 宿松法院1条立法建议

    5月8日,宿松县人民法院收到一份来自宿松县

  • 宿松公益孚玉联络站助

    2025年5月12日,骄阳似火,也挡不住科普的步

  • 程岭初中开展“防震减

    为提升师生应急避险能力,增强校园安全防护水平

  • 宿松县开展母亲节走访

    为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5月11日上午,县

  • 曹晓革调研深入贯彻中

    宿松融媒讯 5月12日,县委书记曹晓革以“四不

  • 宿松公益|程岭联络站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她从我们呱呱坠地起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