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挖掘整理宿松红色资源,再写最可爱的人:老兵姚东来

[复制链接]

2022-8-25 18:10 15381 0

世纪网编辑部 发表于 2022-8-25 18:10 |阅读模式

世纪网编辑部 1#

2022-8-25 18:10

建国初期宿松公安部队的一名“好兵”

微信图片_20220825180850.jpg
(老兵姚东来近照一)

采访花絮

2022年7月19日,我们在宿松县高岭乡姚圩村民兵营长、村委委员、包片干部姚其学的陪伴下,前往“建国前老兵”姚东来家采访。

     姚东来,男,汉族,高岭乡姚圩村姚二组人,1931年7月出生。老人中等个子,身材魁梧,脸膛方正,浓眉大眼,面容慈祥;虽已91岁,听力严重下降,但说话声音洪亮,虽步履蹒跚,依然身姿挺拔。见到我们,老人大声问我们是哪个单位的?来干什么?他声若洪钟,精神矍铄,气势如虹。我们不禁感叹:不愧是老兵!

微信图片_20220825180847.jpg

     老人跟大儿子一家住在一起,由儿子媳妇照顾起居。“他身体很好,前年还经常骑着电动车到处跑,因为耳朵不好,我们怕他出事,就坚决不让他骑了。”大儿媳笑着说。老人年岁已高,加之我们想要了解的事情年代久远,采访进行得比较艰难。我们将要了解的问题逐一写在纸上给他看,同时姚其学在一旁大声询问、翻译补充,采访才勉强得以完成。

    老人很爱笑,一笑就露出几颗雪白的牙齿,回忆往事时神情专注,眨巴着大眼睛,神态煞是可爱。我们笑着说:“他年轻时肯定是一个大帅哥!”这个猜测从他年轻时的照片上得到了印证。

微信图片_20220825180844.jpg


参军入伍


   “七岁放牛至十岁,十一岁帮人,十二至十六岁种田,十七岁至入伍前帮人。”这是姚东来《转业军人证明书》“入伍前社会简历”栏的一段手写文字。

微信图片_20220825180841.jpg

    “我父母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共七个儿女,我排行老大,家里穷,常常是吃不饱肚子。我没上过学,从小就帮人放牛,长大一点就帮人种田、做工。旧社会穷人受欺负。1948年,我在太湖一户人家做了一年工,却只给了我20斤糙米,还骂我是穷鬼。我一气之下,决定去当兵。”

     1949年7月,时年18岁的姚东来到凉亭陈家祠堂报名参军,加入凉亭区中队,成为安庆专区公安处民警大队的一名战士。“当时跟我一起参军的还有太湖县花亭湖的一个好朋友,名叫吴六一(音)。我们在部队勤奋练习杀敌本领,还参加部队的扫盲班,学文化。”通过勤学苦练,姚东来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有一次,三个战友跟我打架闹着玩,都不是我的对手。”姚东来《退伍军人证明书》“身体状况”后的“较强”二字,也证明了这一点。

微信图片_20220825180837.jpg

      1949年冬季的一天,姚东来受命从陈汉山里押着三个反革命分子回县城。为防止敌人逃跑或反抗,“我用绳子捆住了那三人的双手,还用一根绳子把他们连在一起。”一路上,姚东来紧握钢枪,警惕而坚定地走在敌人身后。“为了让敌人知道我不好惹,我故意一脚踢断了路边一棵胳膊粗的松树桩。”任务顺利完成后,姚东来有些后怕:“这些穷凶极恶的敌人,要是真跑了怎么办?”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凉亭区中队迅速整编为三个连,加紧训练和筹备,准备入朝参战。刚接到上级命令时,姚东来心里很恐慌,怕去了战场就回不来。后来了解到这场战争是为了“保家卫国”,就下定决心,抛开生死,慨然奔赴前线。“死就死吧,谁还能活一生啊?”姚东来说,“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那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宿松正在进行土地改革,当地还有许多恶霸、土匪、汉奸、特务等敌对势力,他们四处搞破坏。所以,上级要求我们整编三个连每连留十几个人、共50人加入地方公安部队,其他战士去朝鲜战场。”因为姚东来当时只有19岁,在全连战士中年龄偏小,便留了下来,参与到打击敌特分子、维护地方稳定的工作中。

    “我主要的工作是抓捕敌特、看守或枪毙犯人。”姚东来介绍,有一回有20多个敌特分子被判决死刑,由他和几个战士在县城南门城墙沟外执行枪决。“死刑犯跪着,我们用枪对着他们的后脑壳,近距离开枪。”第一次开枪毙敌时,姚东来感觉手抖得厉害,心里非常害怕,但还是憋着一口气,强忍镇定地完成了任务,“后来就不怕了。”

     因表现突出,1951年2月,姚东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并于1954年被调派到安庆参与苏联专家的警卫工作。“那时苏联专家到山里搞测量,我们一个排30多名战士负责站岗、放哨,保护他们的安全,经常是一夜到天明。”

    “姚东来是一个好兵!”好多领导同志都这样夸赞。

     1955年8月,经安徽省公安总队批准,姚东来转业到宿松县公安局民警大队,职别为“警士”;1961年8月,姚东来复员,进入程集区兽医站工作,一直到1992年10月退休。


老兵慨叹


  老人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退伍军人证明书》和《转业军人证明书》,红色的封面依然鲜艳夺目,内页里那枚镶着金边的五角红星“八一”军徽,毛主席画像和题词,泛黄的纸张,略显模糊的字迹,都忠实地记载着那段激情岁月的时代烙印,清晰地记录着他从参军入伍到转业地方的全过程。

微信图片_20220825180834.jpg

     1961年,姚东来结婚成家,夫妻二人生育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如今已是儿孙满堂。他退伍军人补贴加上退休工资等,每月有5000多元的补助。

    “当初三个连有400多人去了朝鲜,后来我知道有许旺保、姚发迪、姚发科、余雪良(音)等几个战友从朝鲜战场回来了,没有其他战友的消息……”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是战友们的牺牲,换来了我的幸福和国家的和平!”

微信图片_20220825180830.jpg


     姚东来,虽然没有上过正式的战场,却在地方公安部队的“战场”上有着出色表现,是建国初期宿松公安部队的一名“好兵”!(黎泽斌 吴金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工作组
:
56565kjkjk@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109

帖子1221

积分264967

图文推荐

  • 北浴乡罗汉山村尚浩:

    宿松融媒讯 农村广阔天地,青年大有作为。202

  • 县委书记曹晓革调研高

    宿松融媒讯 5月14日,县委书记曹晓革调研高考备考

  • 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

    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校友总会北京校友会5月10

  • 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

    近日,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党支部“书记

  • 宿松县工商联(总商会

    宿松融媒讯 5月10日,宿松县工商联(总商会)“万

  • 宿松县电子商务协会:

    为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

  • 宿松法院1条立法建议

    5月8日,宿松县人民法院收到一份来自宿松县

  • 宿松公益孚玉联络站助

    2025年5月12日,骄阳似火,也挡不住科普的步

  • 程岭初中开展“防震减

    为提升师生应急避险能力,增强校园安全防护水平

  • 宿松县开展母亲节走访

    为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5月11日上午,县

  • 曹晓革调研深入贯彻中

    宿松融媒讯 5月12日,县委书记曹晓革以“四不

  • 宿松公益|程岭联络站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她从我们呱呱坠地起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