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期是指小儿出生后四周到三岁的阶段,是乳牙继续钙化、陆续萌出、形成乳牙列的阶段,也是恒牙牙胚陆续形成和恒牙处于钙化的时期。婴幼儿的口腔健康发育,影响到儿童的全身健康发育与成长,做好婴幼儿口腔健康保健,是使儿童终身受益的事情。婴幼儿口腔保健的目标是无龋以及完全保持牙龈健康。 儿童牙齿护理要注意那些方面呢? (一)婴儿期(出生四周到1周岁) 婴儿期乳牙萌出之前,污物不易在口腔停留,主要应防止污物进口,注意手、衣服及玩具的清洁,特别要注意奶头及食具的清洁。乳母要勤洗澡、勤更衣。在婴儿的牙齿萌出前,最好在哺乳后或每天晚上由母亲或保育员用手指缠上纱布、或用乳胶指套牙刷,放入儿童口腔擦洗牙龈和腭部,使其适应清洁口腔。 牙齿将要突破牙龈期间,压迫牙龈的末梢神经,会引起牙龈的瘙痒感。婴儿会把食指、玩具等塞到嘴里咬,并不一定是想要吃东西,而是想让牙龈舒服。为了减少感染的机会,可以使用牙胶。 乳牙长出后,用棉签为婴儿擦洗乳牙,也可继续用手指缠上纱布或戴乳胶指套牙刷对刚萌出的乳牙从唇面到舌面轻轻擦洗揉搓。并注意进食后给孩子喂温开水或漱口,起到冲洗口腔的作用。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及对外界好奇心增加,应把牙刷介绍给儿童,即使此时不会刷牙,也起到让其熟悉牙刷的适应作用。 此外,婴儿出生后及时检查口腔,以后每半年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注意观察牙的萌出情况,牙列和咬合情况,龋患和软组织情况等。 (二)幼儿期(1-3周岁) 从牙颌系统生长发育来看,幼儿期经历了乳牙萌出前期、乳牙萌出期、乳牙列完成期。乳牙列完成后,幼儿期是乳牙龋病高发期。应强调预防龋病,维护乳牙列完整,作好口腔清洁指导。幼儿是智力迅速发育时期,2岁以后的儿童趋向于要自己刷牙,但这时儿童手的灵活性较差,需要父母时常帮助和督促。使用含氟牙膏应适量和慎重,避免幼儿吞食牙膏,造成误食过量氟素。 幼儿期口腔预防措施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口腔保健 由于儿童口腔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应由父母教会和帮助儿童刷牙。如选择适当体位,固定头位,同时注意适当光线及口腔可见性。清洁幼儿牙齿可用一种硅橡胶制成的指套式牙刷,也可选用软毛小头的尼龙牙刷,刷头的形状、角度、手柄的大小可根据父母与儿童具体情况选用,目的是便于使用,容易清洁牙齿和按摩牙龈。 2.合理营养和饮食习惯 儿童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为了促进身体发育和有助于口腔健康,还要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此时小儿的饮食由流食、半流食、过渡到固体食物,是小儿逐渐摄取多种食物及营养物质以满足身体生长所需要的阶段。必须尽早让幼儿练习咀嚼,以形成对颌骨的生理性刺激,促进骨组织生长,同时锻炼肌肉的功能,确保牙列和面型的正常发育。而幼儿消化吸收能力较成人差,供给的食物应碎、软、细、烂、新鲜、清洁。过分限制儿童食糖没有必要,也难以办到,关键是控制食糖的时间、方式以及糖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如不在睡前食糖,食糖后立即漱口等。营养需要不仅要从影响口腔健康出发,还要结合全身健康考虑,才能为家庭所接受,具有可行性。 3.补充氟以防龋 补充氟是儿童时期非常重要的防龋措施,研究证实釉质形成和矿化时期补氟有良好的防龋效果。由于人乳或牛奶中仅含极微量的氟,因此住在低氟地区和龋病高发区的儿童从出生后就应补充氟。局部用氟在此年龄阶段起着重要作用,方法有含氟泡沫和含氟涂膜等,一般不推荐含氟水漱口的方法;全身用氟以氟片、氟滴剂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