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竹声声别样年
在宿松,没有爆竹体现不出年味,这是传统。传统一直在延续着未丢,这是幸事。随着今夜元宵的爆竹一响,将就宣告今年的年味基本结束,人们又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一种自我调控的生活正轨。
别样的年,定有别样的年味。
辞岁是过年的开始。腊月二十九,一大清早,二哥对我说,你去把九姑东街何道生老人家接来,我来准备招待。我说为什么?他说他要到爷爷、奶奶坟前烧个香、叩个头、尽个孝。我说行,这是好事!
何为“这是好事!”原来,1949年3—4月宿松全境解放,民主建政,全县区、乡民主政府改称为人民政府。废保、甲为村、组。全县233个保调整为267个村,118个村级政权得到改造,54个村成立了农民协会实行县、区、乡、村四级行政管理体系。爷爷因是旧时代的读书人,解放前任过国民党汪庆豪以姓氏治政管辖下的甲长,解放后又任过当地首届农会主任。当时九姑街最有名的“九大商行”之一的“何桓发”第二代人何育连因解放前做过藏经保副保长被划成分为“工商业地主”而被管制,其儿子何道生当时十三、四岁就举目无亲而成了孤儿。何道生家租房被没收,一开始他无奈投奔石宰相屋亲戚家,后是爷爷、奶奶怜悯、看重,就把他要到了其本屋郑家峦郑菊元家居住,生活处处照顾着他,以至双方产生一段“父子、母子”之情,使得这个无家可归的孤儿又找到了家的感觉。后因一次全村在朗脚屋召开大会,一个叫孙缺嘴的人举报,说农会主任包庇“地富反坏”分子的后代,所以当时会上就免去了爷爷农会主任之职。后爷爷无奈含着泪告之何道生:“奀!我再也保不了你,你回老家破凉找家门去吧!”何道生不得不再次像失去依靠的弃儿也哭着回到了老家破凉。后在破凉住了一段时间他还是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九姑岭。
2022年夏,一次与宿松民俗专家司国庆一起慕名采访之缘,何道生老人告诉我,我又从另一个角度知道了爷爷做人的另一伟大一面。二哥因疫情多年在四川儿子那边住,今年回家过年与何道生老人谈到这些,所以就有上面吩咐。
当我把何道生老人带到爷爷、奶奶坟前,老人顿时触景生情:“干爹、干娘!60余年了!孩儿来看望您两位老人家了!”说着,深深往下一跪。92岁的老人呀!时隔60多年!老人老泪纵横,述说着当年的一切。我深深被感动,赶紧点上纸、香、炮,这是人间怎样的情感?后第二天全家辞岁,二哥更被触动,也另置纸、香、炮带我们去族伯郑启明老人坟前烧了个香,并说出我家过去穷,家住隔壁屋的郑启明老人是怎样对他们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双胞胎兄弟俩是如何关心照顾和帮助的。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报之,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了却心愿,年味更浓。
三十除夕过大年。农历腊月最末一天,无论是二十九、三十、三十一都是大年除夕日,中国之传统。痴长六十余岁,年年大年除夕我都是在家乡九姑郑家峦欢快渡过。无论爆竹是名曰千编的千编响还是实足万响的大地红、无论年肉只有四斤还是四十斤、无论是集居老屋场的旧屋还是新迁宽敞水泥路边的高大楼房,年味总是这样有大家的父母兄弟姐妹简洁热闹、更有小家的儿媳孙辈丰盛欢快。大人忙乎,小孩更忙乎,人人都盼望着一年一度的年味。
父亲是一屋的长辈年尊。记得一次小辈喜旺因的叔的霸道告之于父亲,所以的叔被父亲臭骂了一顿,以至后来的叔与父亲往来很少——胳膊肋往外拐。这年母亲费尽招术做好了在别人家谓之寒碜而在我们眼里非常丰富的年夜饭,大家七手八脚全部端上了桌子。母亲最后出来说:“些娃们,过年了、要多抽筷子多放碗,祖宗回家过年了。”
我经得父亲的许可迫不及待地拿着条几上的玩年千编炮,手里接过父亲刚敬完祖宗的香往外跑,因为急性人家的玩年炮早已响起。一点,千编炮“啪啪啪”停了。再点,千编炮“啪啪、啪”又停了。三点,还是这样。我不甘心,就这样一共点了五次,还是这样。我失望地望着站在门口无奈的父亲,父亲也望到了对门的的叔。就在这我非常扫兴,父亲难过之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的娘笑呵呵的手里拿着一包陆仟编的鞭炮走来,“奀!除去眼前的晦气,明年定会六六大顺!”说着,塞给我叫我重新点上,把那点不着的多余废炮捡起丢入臭水沟,“放不响的是旧年,重新点着的是正式玩年!”我会意,我欣喜,炮声又在众多炮声中共庆欢乐气氛——父亲望着的叔点点头,的叔招呼着的娘欢欢喜喜回屋过大年!
想着那时候的年味,回忆着前段时间中、小学孩子放假过年,四个孙儿孙女和两个外孙外孙女都发了奖状并电话告之爷爷,爷孙那个喜悦就别提有多高兴啊。更高兴的是大孙子去年获得高一“新生录取”、“期中”、“期末”7张奖状、2个水晶鼓励奖杯和1500元奖学金的奇迹,这更是我家今年年夜饭别样年味。年夜饭桌上,爷爷、奶奶高兴地给每位孙儿、孙女100元钱的奖状奖励和100元钱的过年压岁:“继续加油!岁岁平安!向哥哥学习!”孩子们见钱眼开,干劲十足,纷纷表示:再接再厉!儿子、儿媳也不示弱,父母每人1000元钱的红包:“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继续做我们坚强的后盾!”
新旧对比,这是何等欢乐的年味。
正月初七玩小年。正月初七,谓之上七日,人日,宿松区别与其它地区的别样“小年”,毋庸置疑。现在的过年,流于形式,因为天天像过年。有形式,就显热闹,这才真正体现有年味之年。
过去,农村人家一卦百子头从鸡窝弹出大门外,看你脚力,弹得越远越好。说明你家今年的油盐、零花钱少受窘迫。因为鸡窝里的鸡少受“毛狗”的侵害,鸡成熟了,鸡蛋就多了,手头就有多余的积息。延续风俗,我点燃了一卦炮,从现在的鸡圈里往外跑,口里喊着:“毛狗搠,毛狗搠,溯到凿山去咬大白鹅。”小年有了形式,吃过饭,这小年就过完了。
晚上发个朋友圈,嗨!有人征对我九姑地区小年“溯毛狗”说法发来了另一版本内容:“毛狗搠呵,毛狗搠呵,陈屋里赶,吴屋里操,喔呵——喔呵——毛狗专夹郑家湾的老鸡猫。”呀!这还是头一次听到,我又白捡到了一条宿松地域文化知识。谁知、得来的惊喜当时就有郑家湾小宝的回复:“郑家湾人表示不同意这种说法!”更有意思的是第二天麻烦引大了——小宝家两只鸡真的被咬了。
其实,头一种叫法九姑最流行,她见证了九姑人的智慧、善良和无奈——骗毛狗上凿山,其实大赛湖边才是有大白鹅的地方。后一种叫法应是个别,有调侃和娱乐之意。郑家湾因地界大,在吴屋、陈屋、凌家咀、对田铺、朗脚、郑家峦的包围之中。后种叫法只是个别人知道个别人叫,前种叫法普遍流行,郑家峦人即使知道也不会这样叫的,这叫兄弟还是兄弟亲了。
第二天,碰到来人我解释:那是过去的说法,郑家湾的人口因迁移多,所以就形成了人少田地山场多,森林茂密,过去就是毛狗藏身之地。人少山多较富裕,势弱受欺很正常。陈屋与吴屋相连,调侃与娱乐也很正常。现在好了,你看,你屋人人通达,土地全部流转了,好好管理维护,将来定是“乡村振兴”九姑人的典范。看!这一眼能望到洪武庙河,哪来毛狗藏身之所。你屋的做法,更是我为我屋有多年想法开了个好头。你家的鸡是巧合,刚听你父亲说是野狗咬的。小宝听之,也无话可说。
今年的小年意外收获,大家开心,这不是另一种别样年味。
元宵年尾结束年。元宵十五,花灯游园。因时代节奏加快,仪式或是提前或是退后。如游龙灯、玩狮子、看村晚。那天我与许岭灯会插肩而过,就与孙子来复兴中学陪伴兼宿管上班上学,今年的元宵佳节第一次在学校同过。晚上的晚餐还有汤圆。“哇!好感动呀!学校考虑周到!过节也有过节的气氛!”一美女教师说道。“怎么只有五个呢?要六六大顺呀!”另一美女教师搭腔。我在享受着美食,不忍笑着搭言:“六六大顺呀!你们不天天开心快乐,事业大顺吗?可这五个汤圆可有讲究啊!这寓意“五子登科’!与你们年轻教师多生孩子求登科,与学校多出人才早登科!有关联啊。我这’五子登科”还要留回房间爷孙共享呢?”饭厅的男、女教师共赞:“郑叔叔真会说话,五子登科好,与时代共荣。”
这就是过年的余味,大家都在年味的笑谈中,共享着复兴街上传来的震耳欲聋的鞭炮、花炮声。
今年的年就这样过去了,我过得有滋有味,可算得是我家的别样之年。年、是人们一年忙忙碌碌的物质享受和精神调节,是感情沟通的粘合剂。有年要有味,传统不能随便丢。(九姑乡九姑村 郑英豪)本期编辑:黎泽斌 来源:宿松文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