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3) 话说从头 石普水 退休以后我不大写博客了,闲暇时间逛逛宿松三个论坛,有时也在上面发表一点东西。想不到居然赢得了广泛喝彩,《宿松论坛》曾经给我发过短信,要给我一个专栏。这当然好呀,等于免费给我出书。但是后来迟迟没有回信。不久《宿松世纪网》何仁先生真的给了我一个专栏。于是,就有了《龙湖泛舟》——一个我自由自在的网络空间。2016年11月28,我开始在栏目里发表系列文章。 2017年1月19日,我在【讲台三味】栏目中发表了一篇《追求教年和谐美》。一个星期后,文章后面有一篇很长的评论,名叫《无讲台的《讲台三味》》——言外之意是他没有上过“讲台”,但是他愿意讲讲他的“讲台三味”。 评论开头鼓励我,说“相当喜欢看教师育才论文。宿松龙湖老师,奉献了许多好文章,给宿松学子带来福音。《【讲台三味】追求教育和谐美》就是其中之一。”“愚以为以先生的名望,还可以号召创新。我不才,提点参考意见,不妥之处,敬请原谅。” 我以为—— 我国的学龄期教育,如果真的要起到育才的目的,要定期考核学到的知识。对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学生的兴趣、特长,评注,直接批在考试卷上。为下一学期的分班做调整依据,学生也能够了解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将来是做管理,还是做操作,还是做士人。”先生引经据典,西汉河南商丘睢阳人戴圣《学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凡是学习,做官要先学办事,做学者要先立下志向。” 我认为——从小就分开专业去教学。这是从小立志,与从小培养相结合的育才模式。 我认为——这样模式下培养的是专业知识人才,不是一般的庸才,如今只要你是党员,就可以有机会当官,有没有专业管理才能不考虑,当了官再去学习,闹笑话,不办事实,无政绩作假,懒政关上纠结,更有甚者,野心膨胀篡党夺权者有之,捐款潜逃者有之,吸民脂民膏贪污枉法者有之,均是犯案前的党员,均是没有良知的才干,没有真才实学的混子。往往这些人还是兼职和跨行业领导,外行而转为反动派的。 我认为——这样模式下培养的专业知识人才,一定有不同级别的,符合哪种级别,就可以从事哪种管理、办事、士人三子者业。又有从业中进步的,再考升级;又有从业中退步的,不肖者,定期会考,验收不及格而用以及格者,代而取之。使能者居上,不肖者居下,无益的和反动的,立即被发现,被剔除。这才是打破铁饭碗的措施。 教育出人才,教育能参政。教师本身又有级别了。因为它本身是这种模式下的从业人才。 我认为——用这样模式下培养专业知识人才,老师和学校的权力就提高了。三尺讲台,就不至于有“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只剩下一滩蜡烛泪痕”的感慨了。于是《讲台三味》可以有个好味的开始,也有好味的结束。 以上是先生原文。先生讲的是怎样培养“专业人才”——包括从小培养,分层次、分类别培养。可能先生不是从事教育的,但他对于教育确有着深思熟虑的独特见解,一针见血,非常实用。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个有思想、有学问、有能力的人,一个值得钦佩、值得交往的人。 然而先生神龙见首不见尾,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先生说以我的名望,“可以号召创新”。其实,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创新”谈何容易。何况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就是钱学森等大师级的名人,也只是谈谈而已。中国教育体制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说来说去,谁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因为,谁都要“应考”! 2025.7.30.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