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11)评论两则 石普水 2017-10-11 15:59,我发表了一篇《什么叫没有文化?》第二天,先生看后雅兴大发,竟然发了两篇评论,我原汁原味地发出来,供各位欣赏。 第一篇:员外是官吗 先生文《82、什么叫没有文化?》 [老师不是百科全书,可以有不认识的字,也可以有不懂的东西。 前不久,一位同事问我:“石校长,员外是什么官?” 先生解释为[员外,全称为员外郎,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是对的,至于什么时候说的【员外】不是官,没有说清楚。 这里补充说明,先生不会见怪吧? 【员外】是官,官阶还不算小呢! 清朝顺治皇帝入关后,基本上沿用明朝六部管理制度,设官级,初以贝勒(亲王、郡王)分别总理各部部务;各设满洲、蒙古及汉——承政、参政、启心郎、额哲库等官。 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停贝勒总理部务;改承政为尚书,改参政为侍郎,改理事官为郎中,副理事官为员外郎,改额哲库为主事;启心郎未改,至顺治十五年裁。雍正元年(1723)以后常以大学士兼管各部,尚书以下各官时有增减。 据光绪朝<大清会典>及<历代职官表>记载,清代各部职官设有: 尚书(从一品)、 左右侍郎(正二品)、 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 主事(正六品) 以及堂主事、司务、笔帖式、七品小京官等。 员外郎简称外郎或员外,通称副郎。属于扶植的理事官, 明清腐败,财政空虚,这类官衔,是国家向富户用一定的高额募捐的形式,可以获得这种副职的捐官,说白了就是买官做。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一官半职的富户老爷,比七品县官大了不少。 到了晚清,巴灰拍屁的弥漫朝野,是不是员外官衔的,歪好有些财富的,不是喊老爷就是叫员外地乱叫着。 乱叫的假员外,其实,那是让听者心里舒坦,而富人脸上略微有不好意思的。不够员外职称的哔叽打趣。久而久之脸皮厚了,假员外也笑容可掬。别人那样叫,也真的答应。 就像现在尊称别人叫先生,其实不是先生。实际不是先生,请帖上写先生某某,也是听者心里舒坦,而脸上不好意思的。 相反,实际是先生,请帖上写某某先生,也是不妥的,先生某某与某某先生,差别可谓大了。 假员外,因为算不得员外。所以,不好说员外不是官。 真的员外说算不得官,就不对了。 比如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村长本身就是干部。村长虽然由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但一定会是共产党员,在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依据安徽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关于认真做好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皖组字〔2013〕22号),也按照干部期长,有一定的生活补贴。虽然村长没有国家干部级别,谁敢拿村长不当干部呢? 就像2008年,属于村民组所有的土地征收,本来依法应该村民组法人同意的。而村长兼书记钻出来,充当法人,大言不惭地说“我是一级政府,我是你们的法人”,同意征收。论征收法属于违法行为。嘿!谁也不敢说话。谁敢拿村长不当干部呢? 所以说员外,应该就是官,五品理事官的副官职位。比先生文《您几时开始三只脚?》 2#楼【“执事官与散官不同,”应该是执事官,而不是散官。像先生所说的早年的一位学生家长。老人的儿子在安庆上班,走到哪都是官模样——至少县处级的。平时吃香喝辣之际是否常常想到农村颤巍巍的老父亲?父以子贵!也会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兹以覃恩,封尔为奉政大夫,锡之诰命。】 员外,可能比锡之诰命的“奉政大夫”还要光彩。 员外副五品,为什么倒比锡之诰命的五品“奉政大夫”还要光彩呢? 原因是,毕竟员外副五品,是拿钱要干活的执事官,当然就比拿钱不干活的散官威武。 而明清以前这副职的官是不卖的,更是正经巴拉的官衔。 例如: 南北朝简称员外散骑侍郎为员外郎。是较高贵的近侍官。 隋代始于六部郎中之下设员外郎,以为郎中之助理,由此延至清代不变。惟唐制列在六品,明清则升为从五品。 我回复说:谢谢先生指教。我的确没有说清楚。员外,本谓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员外郎简称外郎或员外,通称副郎。南北朝简称员外散骑侍郎为员外郎。是较高贵的近侍官。隋代始于六部郎中之下设员外郎,以为郎中之助理,由此延至清代不变。惟唐制列在六品,明清则升为从五品。随着时间推移和官制改革,明朝以后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不再与科举相关,而渐渐和财富联系在了一起,只要肯花银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好比现今的某些“顾问”、“调研员”之类头衔。财富是得到仕途功名的捷径,而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之苦尽可以统统免去。
第三天,先生意犹未尽,又发表一篇: 第二篇: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村长是干部吗,村长是干部。 村长既然属于长,就有权掌握一定职权。管理权的行驶,时代赋予干部的称谓。时代也规定职务干部级别和享受干部级别,拿清朝比较有九品十八级,每级都分正品从品。九品以外,虽然是官,则是未入流的官。附于从九品。 新社会行政级别(部队级别从略) 国家级正副 省部级正副 厅局(地)级正副 县处级正副(相当于七品知县八品县丞) 乡科级正副 股所级(科员)正副 普通科员 办事员 从以上官名录里看到村长了没?没有,看到了某某村人民政府没?也没有。九品十八级一竹竿也打不到村长级别,村长不是干部级别。所以,村长不光是未入流,而是不入流的官。 一个好村长,护卫一方清平,一个恶村长,是直接吸血的。 就像2008年,属于村民组所有的土地征收,本来依法应该村民组法人同意的。而村长兼书记钻出来,充当法人,大言不惭地说“我是一级政府,我是你们的法人”。同意征收。论征收法属于违法行为。 首先,村不是一级政府,说村长是一级政府,更是【没文化】,因为个人不是机关。村就算基层,也不是政府。至今也没有村委会门前挂村政府牌子的。 其次,说村长是村民组法人也是【没文化】。 因为村民组的土地权属属于村民组,村不享有村民组的土地所有权,于是村没有占有收益权,就没有处置权,就不能代表村民组同意征收。于是讲村长是村民组法人,不光是【没文化】,而且是【侵权】,占有村民组土地征收补偿款就是犯罪。 2008年某组面前坡山油松山26.58亩,是有县档案的,某组另有26.58亩面前坡山荒山,入伙给村栽杉树,当年县档案叫某大队面前坡杉树山26.58亩,不久改栽三针松,村同意征收后,三针松砍伐了,某村民组油松山上,还有树龄超过三十多年的油松未动,征收方说两个地名相同,面积相同,认为是重复。完全不考虑油松山上仍然有树的现实,动用挖机毁山,村民必然要阻止侵犯,这才查找档案。但是,在已经证明属于某村民组地皮时,征收方仍然依据村长同意征收了为名,动员村民把树木砍伐卖掉,要让出地皮。事后说算11亩征地补偿给村民组。最后给没给就不了了之。在丧失土地房屋的村民们,自顾不暇,认为地面积都是村民组集体的事,都害怕村长。谁还敢拿村长不当干部呢? 只要这个某村民组人没有死绝,虽然一直以来没有公道理讲,为反侵略的复仇怒火依然存在。这绝不是【没文化】造成的,而是村长官太牛了。 就像清朝的员外是不是官的讨论。是超出了【没文化】的讨论。员外太牛了。纵观近代史,不但员外牛,任何哪一朝代的,不是官的官都牛。都是是直接吸血的。
我也做了回复: 首先,村不是一级政府,说村长是一级政府,是【没文化】,因为个人不是机关。村就算基层,也不是政府。至今也没有村委会门前挂村政府牌子的。 其次,说村长是村民组法人也是【没文化】。因为村民组的土地权属属于村民组,村不享有村民组的土地所有权,于是村没有占有收益权,就没有处置权,就不能代表村民组同意征收。于是讲村长是村民组法人,不光是【没文化】,而且是【侵权】,占有村民组土地征收补偿款就是犯罪。 2025.8.9.(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