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父亲五十寿辰之际
12月9日是父亲的生日,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算法,父亲已到了知天命之年。从小到大,父亲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他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我而受到牵连,被一些网友误解。在父亲50寿辰之际,我想介绍一些我知道的父亲真实的故事,让大家看看我的“名爹”卢俊卿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对长辈有仁有孝
泰国前副总理披尼与父亲结为异姓兄弟,披尼将自己一只十分名贵的手表送给父亲作纪念。父亲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十分节俭,从不给自己购买奢侈品。父亲从泰国回来后,便将手表交给爷爷带,让老人家高兴高兴。一个月后,因要与披尼见面,怕他检查,不得不拿回手表。当时,看到爷爷恋恋不舍的样子,他觉得很内疚。之后,他特地从巴黎买了一只价值相当的名表送给了爷爷,爷爷非常高兴。有的亲人认为爷爷年事已高,戴那么贵的表是浪费。但父亲认为,手表有价,孝心无价,爷爷戴着父亲孝敬的名表心情愉快,可以提升幸福感,可以少生病,少吃药,健康长寿。大家看到爷爷每次看表时那儿童般幸福的样子,也都表示理解了。
对于长辈们的生日,父亲总是尽量参加,但是有时太忙也参加不了,但为了让长辈们开心。他对长辈们说:凡是长辈的生日,我和她夫人一起参加的,送孝心红包1000元;只有一人参加的,送孝心红包2000元;两人都不能参加的,送孝心红包4000元,长辈们都很高兴。此后,长辈们过生日,不管父亲去不去他们都很高兴。有时想想,父亲为长辈想得真周到。
听父亲讲,在他童年的时候,农村还没电风扇,一到夏天,酷暑难当,他便经常请祖母、父母和他叔父叔母在院坝里坐成一排,带着妹妹,一人拿一把扇子,每个人一圈一圈地给长辈们打扇。长辈们就不停地夸他们,越夸他们就越积极。每次都是把长辈们扇凉快了,他们却变成了满头大汗,但却很开心。
在父亲读大学的时候,父母多病,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田地没人种,祖父的几个弟弟都非常好,无怨无悔地把我们家的田地全都做完了,有时还先给我们做,然后才做自己的。父亲回家知道后,很想感谢他们。可当时是一个两手空空的穷学生,无以为报。他想来想去,他年轻,有力气,因此,每到大年三十,他就用一整天的时间把几家人的水缸都挑满,让大家春节期间不用再挑水。那时候父亲挑水要到屋前的悬崖下面去挑,要爬很高的坡,很辛苦,也很危险。
虽然都是些小事,但却是父亲那一份真诚的感恩之心。
对员工关爱有加
1992年,妈妈“下海”经商,到1994年,公司初具规模,拥有8个独立法人企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她邀请爸爸“下海”与她一起办企业。爸爸开玩笑说:“我‘下海’可以,但是你必须‘上岸’”。
在“下海”前,父亲有对商人“无商不奸”的偏见。父亲最大的顾虑是,做人的原则怎样与经商的原则不相冲突,怎么实现两者的最佳平衡,怎么使自己既赚钱又不至于变成奸商。经过反复思考,他给自己定好了规矩,就是著名的“为商三原则”: “追求利润,但不唯利是图;勇于竞争,但不伤天害理;等价交换,但不斤斤计较”。他一直坚持这三原则,也要求所有员工都要遵守,并将它印在公司员工的名片背后,接受大家监督,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得道多助,正因为坚持了这三项原则,朋友和客户越来越多,员工越来越壮大,企业规模比他接手时成长了100倍。
为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父亲从1995年下海经商开始便在公司推行终身员工制,当时全国正是“下岗”的高峰期。成为终身员工的条件非常简单,只有一句话:连续三年或累计5年成为年度优秀员工。终身员工除可以在公司终身就业之外,还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礼遇:父母每个月都可以领到孝心红包,最早是100元,现在是400元;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费都由公司承担;配偶如果不工作,每个月可以领取生活补贴;在晋升、培训等方面,同等条件可以享受优先。16年下来,公司已经有100多位终身员工,而且每个终身员工都是一面旗帜。
为确保员工幸福指数年年提升,每年在充分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父亲带头制定了“幸福企业十件实事”,年初公布,年终检查,如未做到,他会亲自向全员公开检讨。为确保十件实事落到实处,公司建立了建设幸福企业的专职团队,同时每年划拨幸福企业专款。
对祖国情深似海
2008年12月上旬,父亲去法国访问,正值萨科奇12月6日会见达赖的敏感时期,法国有关方面一再邀请父亲在法国众议院演讲。前面两次邀请父亲都拒绝了,第三次邀请时答应了,前提条件是不能限制演讲内容。最后,他以《谁远离中国谁将失去未来》为题发表了演讲。在结束语中他强调:“不管你喜不喜欢,中国都将是全球第一大市场;不管你高不高兴,未来30年,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不管你相不相信,中国都将是法国企业最大的潜在市场。只要你想赚更多的钱,只要你不想被边缘化,只要你不想落伍,你就应该关注中国,研究中国,进入中国,与中国企业合作共赢!你可以不去,但你的竞争对手一定会去!谁远离中国,谁将失去未来!”他原以为会引起议员们反感,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议员们竟然报以热烈的掌声,父亲回国后对我们全家人说:自尊者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2009年12月,父亲在欧洲访问时,和一位外国人聊天,聊到汶川大地震,聊到华商对赈灾的巨大贡献时,那个外国人大发感慨:原来,你们华商也这么有爱心呀!这让父亲感到非常震惊,同时也深深地刺痛了他的自尊心。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人对华商有这么大的偏见!为此,他决定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一个论坛,向全球宣传我们华商的慈善传统与成就。2010年10月23日,我们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办了“杰出华商论坛”,主题为“华商的社会责任”,用大量的实例告诉全世界:华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有爱心与社会责任感的群体,随着华商经济的日益强盛,华商慈善群体必将带给世界更多的爱与惊喜!受到包括美国国会议员和新闻记者在内的众多会西方人士称道。
2010年,我们全家本来准备国庆节假期到日本旅游,签证都办好了,钱也交了。日本巡逻船冲撞我们国家渔船事件让父亲十分气愤,当即取消了日本旅游。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我想如果我们每个国人都能如此,中国何愁不强。
父亲反复教育我:爱国是人格的起点,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祖国都不热爱,人格便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家还有一条家规:全家永不移民。理由很简单,有力有财要为国家作贡献。十多年来,无数的机构和朋友动员我们家移民都被父亲坚决拒绝了。在我去美国留学时,他给我提了两个要求:第一,带着使命感学习;第二,学成必须回国。父亲坚持自己坚决不移民,也反对家人移民。由于担心我在美国呆的时间长了,万一找了外国的对象回不来,他希望我读完本科就立即回国。在父亲的坚决要求下,我放弃了在美国报考哈佛继续深造的理想,回国到了父亲身边。在父亲身边工作,我学习了很多,长进了很多,但最感动我的就是他那种炙热的爱国情怀,还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赋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对社会大爱无疆
父亲在绵阳师专(现绵阳师范学院)读大学的时候,第一个冬天,只有一床很旧的垫絮,没有被子,也不忍心向万分困难的父母要。每天晚上,垫一半,盖一半,经常被冻醒。后来,班主任文齐国老师发现了,找学校给父亲解决了一床被子,让他度过了三个寒冷的冬天。感动之余,他暗下决心,以后富裕了,一定要帮助母校的贫困大学生。后来,他向母校捐款100多万元,建立了“俊卿助学基金”,专门帮助贫困大学生。 同时,他还每年资助优秀大学生利用寒假、暑假出国考察,开扩视野。这些,他都是委托一位副手去捐助的,自己至今也未回校享受掌声,也没有对外宣传过。在父亲创业过程中,他发现很多有志青年创业由于资金、经验、资源缺乏,起步十分艰难。为此,为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他策划了“中国创业天使孵化工程”,组织成功企业家按照“1+1”的模式帮助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整合创业资源,担任创业导师。计划未来十年帮助1000个大学生成功创业。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父亲和他的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立即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第一时间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救灾倡议,向每位会员企业家发去倡议书,组织了“为青川添希望”书画义卖等捐款活动,组织爱心企业家为灾区送去蔬菜、面包等物资。据不完全统计,会员企业累计为灾区捐款捐物16亿多元。
2009年1月21-27日(农历腊月二十六至正月初二),他与协会副主席陈光标先生率领60多位爱心企业家到四川地震灾区举行“杰出华商为灾区送温暖春节慰问活动”。他们每天从早到晚开着车到各个重灾区为受灾群众拜年、发红包、送年货,还送去书法家写的春联,请歌唱家为他们唱歌。8天时间,先后慰问了汶川、都江堰、彭州、德阳、绵竹、中江、北川、青川、金川等地,为受灾群众发送红包3000多万元,发送年货3000多万元。温家宝总理在汶川映秀镇亲切接见了他们,对他们的善举给予了肯定和鼓励。父亲和陈光标、刘永好等都是带着全家在灾区过春节,虽然灾区很寒冷,条件也很差,而且很辛苦,但是,他们都觉得那是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春节,最开心的一个春节。
父亲出生在四川广元市苍溪县一个偏僻的农村,由于常年在海内外奔波,加之整个家族都移居北京了,他已经20年未回过老家了。去年,他得知家乡的留守老人与儿童在医疗方面需要帮助时,马上决定投资300万元在家乡开办一个“感恩堂义诊所”,为近邻两个村的乡亲们提供免费医疗、上门医疗、急救服务、健康管理,并由我亲自担任诊所所长。12月16日,诊所将正式开业。在开业典礼上,我们还将启动“感恩家乡义诊工程”,10年内在全国贫困农村倡建1000个感恩堂义诊所。该项慈善工程深受企业家欢迎,目前已有上百位企业家响应倡议,要在自己的家乡捐建“感恩堂义诊所”。
在广受争议的“中非希望工程”中,父亲和我的初衷都是为了帮助非洲少年儿童人人有书读,同时帮助中国企业以更好的形象走进非洲。他与李建华先生策划发起了“中非希望工程”,目标:10年为非洲捐建1000所希望小学。为工程能够更好的进行,他特地邀请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联合主办,由青基会负责资金管理与学校建设,工程善款直接进入青基会,10%的工程管理费也归青基会,用于工程管理与实施。我们负责募捐与对外联络,我专职负责向会员企业家进行募捐。
为更好的发动企业家们捐款,父亲和我带头捐款。我将自小到大积累的压岁钱100万元全部捐给了工程,父亲也带头认捐1亿元(每年1000万元,第一年的1000万已到帐)。由于工程设计合理,2011年4月份第一次正式募捐就募到了2亿4千多万元,首批到账3000多万元。3-6月分别在坦桑尼亚、纳米比亚、肯尼亚、布隆迪、卢旺达等国家启动了中非希望工程。6月份,为工程捐款的企业家们从非洲回来后,又新增了1亿5千多万元的捐款。这让父亲和我都欣喜不已,那么多人捐了款又追加捐款,说明工程很有吸引力,我们对10年内募到15亿元,捐建1000所学校充满了信心。
我组建了一个5人的团队专门负责善款劝募和对受援国进行考察,我们8个月时间就去了5趟非洲。到非洲考察和在国内劝募都需要很多工作费用,本来应该在工程管理费中报销。但是,青基会说在非洲做工程10%根本不够,我们很理解他们的难处,我父决定自己贴钱做。没有想到,半年下来,竟然贴了500多万元。由于工程开展很顺利,各方反应都很好,对此我们都也无怨无悔。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8月16日起,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和媒体对工程提出了质疑和声讨,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成了一场噩梦。我和父亲、所有捐款企业家、工程发起单位无一例外的受到了质疑、谩骂、追打。父亲被人骂成了“骗子”、“伪善”。随后真相大白,事实证明,我们不仅捐款而且贴钱在做慈善。近期,新的诽谤又来了,我们在做了10多年的传统商业活动中搞了3次工程募捐,又无分文提成,竟被诽谤为“利用慈善敛财”。父亲的公司都20年了,工程今年才启动,怎么利用慈善敛财呢?再说,我们每次在活动上募捐,企业家口袋里的钱是有数的,慈善方面捐了,只会影响我们的商业收入,怎么可能增加我们的收入呢?如果有人指责我们在用慈善敛财,请那些故意黑我们的人站出来,给出证据,说说我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利用什么慈善项目、敛了多少财?
虽然被人颠倒黑白的故意抹黑,但是父亲并没有灰心丧气。他表示,中非希望工程再困难都要坚持做下去,我们一定不能让非洲朋友失望,一定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人的信誉是铁打的。父亲的坚韧让我十分感动。
我的父亲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值得尊敬的人。越是别人误会他、抹黑他,我越尊敬他、爱戴他,因为他是 天下最伟大的父亲!我坚信,每个正直善良的人在真正了解我的父亲后,也一定会为他鼓掌的!
最后,我衷心祝愿敬爱的父亲健康长寿,永远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