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来自宿松新世纪论坛 (http://www.ah788.com),转载请注明,谢谢!!股票历史上最有名的故事莫过于老肯尼迪和擦鞋童的故事了。29年股市大跌之前,老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父亲)在股票市场外找人搽皮鞋,擦鞋过程中擦鞋童不停的给老肯尼迪讲解股票,并介绍自己买了哪些股票。老肯尼迪回到办公室后马上把自己的股票全部卖掉,结果在不久发生的股灾中毫发未损。很多经济学家都以此故事为例解释股市风险高,投资需谨慎,但从来没人解释为什么老肯尼迪和擦鞋童交谈后把股票全买了?很多人认为老肯尼迪就是庄家,操纵股市等等,但还是解释不了老肯尼迪为什么在这一时刻抛股票。理解此问题,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当年美国和现在中国股市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认为此问题很简单,认为买卖股票的过程就是“击鼓传花”。此比喻确实很形象,但笔者认为买卖股票真正的模式应该是“砸下家”。两个比喻反应出买股票的人目的并不是持有,都是想快速高价抛给下一位,但对股市的理解有着本质的不同。“击鼓传花”模式认为股票买卖反复循环,是一个圆形,永无止境;但“砸下家”模式认为股票买卖垂直向下,是一个金字塔形,是有底层的。如果用“击鼓传花”模式解释不了老肯尼迪的行为,因为随时进入股市都可以找到下家。但“砸下家”模式正好解释,试想股市内的大富翁抛给二级富翁后,赚到了第一笔钱;以后依次类推,逐级向下,股价不断升高,利润被每一级赚取。为什么说是金字塔结构呢?因为顶尖是富人,财富随着在金字塔的位置逐渐减少。所以每一层拉高的股价必须由下一层更多的较穷人来分担。请注意,擦鞋童是什么人?他们必然属于当时美国财富最底层,即股市金字塔的最下层。请问他们接到高价股票后还能卖给谁?这正是股市崩盘的临界点,也是老肯尼迪抛售的利润最大点。以上故事中,老肯尼迪好像是无意中听到擦鞋童对股票的议论,但笔者以为以老肯尼迪的智商,更可能专门等待这一时刻。
我们再用“砸下家”理论剖析一下中国股市。我们也有人隐隐发现了“砸下家”现象,所以以前听说过一旦菜市场买菜的老太太都买股票,那股票就不能买了。这实际是“砸下家”模式一个很好的验证,但好像没人解释为什么如此。中国股市除了“砸下家”之外,有一个特点是“剪羊毛”。每次股市暴涨时,金字塔的股票持有阶层不断下移,等移到底层时,股市全面下跌,然后进入冰冻期。三五年之后,金字塔每一层人员都辛辛苦苦又攒了点钱。这时金字塔尖上的庄家估计群羊的毛又长长了,可以开剪了。于是庄家开始用几个账户对敲,多交点手续费,但股票的价格不断拉高。新一轮的砸下家游戏又开始了,因为中国老百姓真的勤劳,但从来不相信勤劳致富。
中国股市的模式简单,但操作起来绝不简单。因为中国阶层太多,而并不是所有阶层都进入股市的金字塔,所以每次股市暴涨时,此次的金字塔底层都不好确定,买菜老太太炒股票现象也是近几年才发现的。第二难是政府干预,因为中国人民认赌,但不服输,所以如果所有社会阶层都进入股市金字塔,股市崩盘后必然社会不稳,于是政府会随时干预叫停,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股市就是政策市的原因。预计金字塔底层在哪是水平,知道政府何时干预是消息,这两样都具备才是庄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