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广东某实验中学要求学生集体跪拜父母的信息在网上引起了极大争议,争论的也还是老话题,无碍乎是下跪与奴性之间的关系。所以笔者参与讨论的目的是要探讨下跪行为的本质是什么?下跪与奴性之间到底也没有关系?首先,我们从行为学的角度看,下跪最初实际上向对方传递一个信号,即我没有威胁。因为腿部是人移动或是攻击的主要部位,下跪后移动已无可能,人的攻击区域只能在两手的范围内,而且力度也大打折扣。下跪不但表明自己没有攻击性,而且还是绝对的信任对方,因为此时下跪者的防御能力也是最低。所以说,下跪行为本质上是表达一种敬畏之心,也可以对人,也可以对神。敬畏之心包含着信任、敬仰、屈服等因素。其中只有屈服因素可以和奴性联系,而表达敬仰、信任的部分和奴性毫无关系。各种宗教中祈祷或是民间的祭祀、拜祭活动都要采用跪拜的礼仪,这实际上绝不是奴性的表现,而是虔诚的敬畏。
那为什么我们当今文化中如此热衷于用下跪表示奴性?因为首先中国缺乏正规宗教,而且破四旧后的很多祭祀活动也都消失了。即使现在恢复一些拜祭活动,也是为了促进旅游,采用现代人理解的一些仪式。所以下跪行为表达敬畏的部分在中国文化中缺失了,剩下的只有和奴性联系的痛苦过去。
再者为什么我们对奴性如此敏感?为什么什么事都容易和奴性产生联想?首先因为中国确实有个极长的奴性历史,夏商周的朝代交替意味着大量亡国奴的产生,秦始皇统一六国,又有七分之六的人成了亡国奴,加之以后的外族入侵,总之中国人民历史的发展中数次沦为亡国奴。再加上统治阶层为维护统治设立的各种等级文化制度,形成举国除一人外皆为奴的局面,而且每个人都只有通过积极履行做奴隶的义务来换取奴役别人的权利。其次,自上世纪初到49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系列的革命,革命的重要环节是启蒙。而启蒙第一要务是反省奴性,因为革命需要牺牲,而奴性最怕牺牲。所以在启蒙全民族的过程中,奴性自然被极大的丑化,围绕奴性也展开极大的联想,总之希望中国人全部脱胎换骨,个个成为理想主义者随时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
反奴性教育本身没问题,中国人民也确实站起来了,但不会下跪的中国人也同时失去了敬畏感,加之同步的信仰教育没有跟上,于是乎在中国出现了极大数量的无神论者。在现行文化中无神论者似乎很光荣,实际上又根本没有真正的无神论者。因为无神论者需要两部分人组成:一是毫不思考的白痴;二是知识极其渊博的学者。第一部分人正是当年破四旧时涌现出的一群年轻的愣头青和革命时的流氓无产者。第二部分人少之又少,因为生活中的太多现象无法解释,没人能有足够的知识解释一切身边的事。所以伽利略、牛顿、笛卡尔包括爱因斯坦等等大科学家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科学家们在与罗马教廷的斗争中,反对的是教廷的强权,而不是反对上帝的存在。极大多数人成为不了无神论者,但又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这时的信仰表现出极大的功利性,即对自己有利的就信,或者只信能保佑自己的一半,对于限制利益和有惩罚后果的一概不信。不如,到寺庙上香的人很多,但真正佛家的清规戒律都不遵守,都求菩萨保佑,但干坏事下地狱又坚决不信。
没用了敬畏感的中国人民表现出一什么也不信;二什么也不怕的革命豪情,革命没有了,只能在社会道德体系的阵地上横冲直撞。支撑道德体系的主要是两部分:一每个人内心中对神圣的敬畏和对惩罚的恐惧;二是多数社会成员的谴责。无神论者的第一根支柱失去后,一旦数量激增,第二根支柱必然跟着倒下。剩下的只能是社会普遍道德水准的不断降低,中国人刚刚吃饱饭没几天,食品安全问题来了,而且越演越烈,不安全范围越来越广。在2011年5月1日,《刑法》第八修正案实施之前,笔者曾兴致极高的带队到工商、质检、慢性病防治等多个部门调研,想利用公安的打击职能对潲水油问题出击。结果发现从立法到执行各个环节都使刑事打击无法实现。
如果因屈服而下跪,确实有些奴性的味道,但下跪中表现敬畏的部分还是要提倡的。我们有不少同志过于敏感,好像是极度自卑的人处处担心别人瞧不起一样,把什么都视为侮辱。记得网上有句名言:别以为世界总对不住你,世界根本没搭理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不代表什么都不信,什么都不怕了!如果一个小孩从小表现出谁都不怕,说什么都不信,我们都会说这孩子长大后一定成为一个混蛋,但成年人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