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讹误 名称、标题、称谓等切莫张冠李戴,否则弄巧成拙。 第200页表7-9标题为:“1978~2002年若干年份……”;而表中为1978~2002年逐年数字。题不辖文!另,该章的表7~1、7~2等都只列举“若干年份”的统计数字(少的仅只列有6年数字)。业内人士认为:数字运用要精选,涉及全县的基本情况,如工、农业总产值等可逐年列出数字。不能“若干年”或几年一平均,说明不了问题。第327页文字介绍“宿松长江(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而329页表11-3、名称为“长江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文、表不一。 第731页顺18行“1979年,县政府成立三电办公室”;当年不称县政府,应称县革命委员会。 第760页顺18行“1986年6月赴浙江余姚市考察、引进杨梅”;766页倒8行“1986年夏赴浙江余杭考察杨梅生产”。一事同章两记,且地点不一。 第1102页“1978年后,……管理宗教事务由县公安局改为县政府办公室民族宗教事务科”;应为:1978年至1981年6月为统战部管理,1987年7月才由宗教事务科管理。 第1097页倒2行“2002年…..大小庙宇由1978年的2处增加到230处”。不是“大小庙宇”、而是“活动场所”!1098-1100页介绍的大小庙宇为218处。1102页倒7行记:到2002年,共登记开放宗教活动场所120处,暂不登记和不予登记的有110处(合计230处)。 第1182页续表46-4“程流泉、……北京301医院”,而1188页续表46—6为“程流泉、……解放军总医院”。同一人、同一时间的所在单位不相同。“北京”应改为“解放军”。 字句衍错 方志行文表述,贵在规范得体;遣词用句,重在斟酌推敲。二轮《县志》忽视了“贵、重”两点要求,导致字、词、句乃至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 志首彩照“水产精品”、“交通建设”文字说明中:“坂”、“轶”、“洋”,应分别为“畈”、“铁”、“泽”。 概述第1页第3行首句:“是”及该字前面的逗号均应删除,这样,改判断句为陈述句,句子更通顺、简练。 概述第1页倒11行“平方里”应为“平方公里”。 概述第8页顺17行“建好”一词极端口语化,乃编志之大忌!应改为书面语“建成”。 第57页表1-1:孚玉镇村民小组数合计214个,6个居委会未注明居民小组数。而60页文中为214个村(居)民小组,“(居)”应删除。 第258页第二段落“究其原因,一是……二是……三是……四是……”不合志书语体文、记述体之规范,系总结式应用文体。 第332页顺3行“山阴里”应为“山岚重”、“槽喧”应为“溪喧”。 第505页顺13行“追网”应为“退网”。 第508页第1行“宿松是个……”,“是个”系典型口语,很不规范,应删除“个”字。 第657-658页:7处“文化大革命”,6处加了引号、1处未加,不配套、欠规范,太随意。 第765页顺16行“用《政协工作》简报向全县印发记述日军罪行的资料3万余字”,改为:向全县印发记述日军罪行的《政协工作》简报资料3万余字。 第765页顺17行“备受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关注”并列归类属语法错误,干部、群众是一类,青少年是按年龄划分的,互不包容! 第767页倒11行“……专栏,参观者络绎不绝”;参加和观看(参观)展览会可以,参观专栏不通、只能是观看专栏。 第769页序:军事,主要是……征集、……工作、……动员。从句子间架看出,此判断句动宾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第879页序第二段约215字的长句中:主语“人事工作”与“加强……管理”、“参与……改革”、“选聘……人员”、“组织……培训和考核”、“审批退休”……等,主谓搭配不当。“人事工作”应改为“人事部门”为妥。 第917页序:“坚持……新局面”长句,缺主语;如果加“教育”作主语,与后面各句搭配又不尽得当。 第998页顺12行“……有演员、乐队340余人”;“乐队”只能以“支”计量,或在“乐队”后面加“人员”,否则文理不通! 同页顺13行“……灯会频繁演出”;应改“演出”为“举办”。 第1030页表41-4“N”应为“IV”,非英语大写字母,是罗马字母编号! 第1046页序“城乡出现......武术训练班(馆)和健身房、球技馆”;动宾搭配不当。不能说“出现电影院”,只能说“兴建”或“兴办”……。 同页序“学校体育……输送……生员”;语法错误同上。不能讲体育输送生员,只能讲“学校”输送生员。 志书行文中,“是”、“在”、“有”字句多,文显呆板!这是编写志书人员的共识。 第1085页顺10行“有”字句:农民收入,有从集体……收入;“有”改“包括”。第1086页倒13行:县内早有民谚说:……;“早有”可删除,且“说”字也是多余的。1099页倒14行“均成立有……代表参与的……委员会”“有”字应删除。 第1085页倒5行“在”字句:约在2.7亿元左右;1086页第4行:……纯收入,在……在……在……在……在山区; 第1089页顺14行:……行业差距,在1993年……明显扩大;第1096页:……理念,……在代代相传;“在”字应统统删去! 第1086页第2行“是”字句:……主要原因,是各区域……不同;同页表45-1下一行:行业性差距,主要是……差别较大;“是”及“主要是”均可删除。 第1085页“一家数人外出务工的农民日益增多”;主语不确切,“日益”前的“农民”应改“农户”或“家庭”,句子才通顺。 第1086页“一个木匠做点工……,做包工……”;纯属口语化,不合志书体裁。 第1095页第三节“婚姻家庭”节下序言纯属议论,与志体不合,删去更好。(桐城市志办评议意见之一、二,后来并未改正)。 第1097页倒4行“……,建设寺庙景观”;搭配不当,不能说建设景观,只能讲建设寺庙。 第1097页页下注:“四旧”指“文革”初期,红卫兵、造反派开展破除资产阶级和……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旧习惯的运动。“四旧”不是运动,扫“四旧”才是运动。该句注释主体弄错且不通顺,应更正、简练为:“四旧”: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旧习惯。 第1121页《人物》章中不少地方都有口语化倾向,应加以修饰,以合志体;随处可见“着、了、过”等副词(应为时代助词);第1095页第四节“婚姻家庭”节下序言纯属议论,与志体不合,删去更好。(桐城市志办评议意见之一、二,后来并未改正)。 第1129页顺14行、15行“吕伯奇”应为“吕伯齐”。 第1133页“汪正乾……邀请……多位船工带头……当教练”主语不明确,是汪还是船工? 第1141页“叶桂红……献出……年华”;动宾搭配不当,“年华”指:时光;年岁。不能说献出年华,只能讲献出生命。 第1147页顺6行“点拔”应为“点拨”!志稿评议会上,桐城市志办代表发言并于2008年12月10日正式行文指出了此等诸多错误。但两年精品工程修改期内一直没有改正,直至带错出书! 第1154页“熊……当过知青”;“知青”不是工作职务,是指有知识的青年人。只能说当过工人、不能讲当过儿童、青年!搭配不当。而且,“当过”纯属口语化! 第1160页倒6行“……取得丰硕成果和精湛医术”动宾搭配不当。“取得成果”可以,“取得医术”不通! 第1231页顺9行“开幕大会上……”;“大会”改“式”。 第1252页到9行:望文生义、用错词语,“查抄”应改“抄录”。 同页第一句:续修《宿松县志》……是……第二部县志。“续修”后面应加“的”字,变动宾词组为偏正词组,否则句子不通。 第1254页“今”应改“现”,否则与《凡例》相悖。 第1255页倒二段:续修县志……是……结晶。与上上句错误相同,“续修”一词后面应加“的”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