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客来访,篷荜生辉
脑子有所想法,心里就会生目标。两者的默契更驱使我去为想法、目标创造条件。条件成熟,行动就开始了,结果不结果那果另码子的事。
2012年11月28日,我在宿松县政府网张小青书记信箱发了一帖《张书记,能否给我提供一个从文平台》。发稿后,忧虑、彷徨、不安。
翌日,无事打开网络,抱着往常习惯就浏览到了书记信箱,啊!回复了。打开:发表人—通德江南虎 发表时间—2012-1-28 11:27:32 信件内容—略 回复内容—(2012-11-28 22:4::26)县文联关注。心中激动、喜悦、不安。
书记啊!您来宿松是宿松百姓的福气,一点不假。个人问题您也不放过,您为宿松如何发展,百姓如何安居,日理万机,晚十点多钟还未休息,您是宿松贯彻党刚刚召开“十八大”精神真实先导者、实施者。
家有喜事,网络传播,朋友分亨。
二郎医生郑家农电话:“家尊,您是怎么进入那角色?为您执着敬佩!我会永远关注。”
马鞍教师郑谨慎信息:“家尊,祝好!刚刚浏览了书记信箱,拜读您黄梅戏剧本,感慨万分,敬佩您的执着追求!”
县志办廖理南先生:“有梦想的人终会成功!”
网民“踏遍青山”:“郑先生这个信写得有点迟了,如果放在15年前也许有可能,按现行政策无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都是凡进必考,而且受年龄、学历的限制,县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权利,难度相当大。黄梅戏编剧后继无人是事实,如果先生有志当编剧,每年在家创作出一个能让剧团上演的剧本,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一般情况下3至5万元)。事业单位改革实行招聘制,没有绩效也不可能终生吃“皇粮”。祝你好运!”
网民“正义之土”:“此贴不顶不是宿松人!”
网民“华叔”:“‘两顶’人才啊!埋没的太可惜了”
~~~~~~
2012年11月30日十一点,忽接“省缉毒标兵”“宿松大写手”公安警官孙春望手机电话:“明天上午,县文联江主席来访,务必等候!”
喜事连连,邻里皆知。
下午两点,孙春望又办公电话:“事有变动,您是否方便来江主席办公室一晤?”
我热心吊冰窟窿:“时间太仓促,有机会一定拜访。”
晚上,习惯成自然,浏览网络,看到江主席留言:
通德江南虎先生:
您在书记信箱中发表的《能否给我提供一个从文平台》的文字,我们认真读了,现就这几段文字所指,回复如下:
1、县文联下属各文艺家协会已于今年9月底前全面换届,各协会新的班子十分重视会员发展和队伍建设,在发展会员方面,既敞开胸怀,又严把入口关。您有加入县作协的愿望,这是好事,县作协一定会真诚欢迎您,而且,只要具备入会条件,一定会尽快为您办理入会手续。其它协会也是一样。
2、为满足我县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发表作品的需要,提供给大家一个切磋技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县文联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办起了“一报一刊一网”(《宿松艺术报》、《宿松文艺》杂志、《宿松文联网》),其中,《宿松艺术报》以发表文艺信息、书画摄影类作品为主,《宿松文艺》杂志以发表文学和文史类作品为主,欢迎您踊跃投稿,只要稿件质量达到要求,我们一定会及时刊用。
3、文联是党委、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为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本着“出人出作品”的原则,我们每年都要组织一系列文艺活动,如采风、交流、培训、讲座、征文、比赛、展览、展演等,希望您多关注,多参与,并诚挚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县文联
2012年11月30日
我幸慰,回复:
打帚厅堂迎贵宾,
一场欢喜一场空。
我本直心为家戏,
不知犯哪不适中?
——戏言,先生莫怪!本月28号“宿松新世纪论坛”何仁先生发帖特邀我、宿松布衣、某某三人为论坛关于“地域文化”举办一个公益活动,到时定登门拜访先生
您的回复:理解、支持、赞同。我缺的就是资料。
2012年12月1日中午十点,又接孙春望办公电话:“江主席下午专程拜访您,望务必等候!”
好事多磨:“好!好!”
下午,天阴沉沉的且飘起了雨丝,等人时间闲长,做事时间易过。打开电脑,博客又现江主席十点钟留言:“郑老师,上午我回老家去看望老母亲,她老人家病了,下午或去拜访您。”
我再次感动,也明白失约原委,就回复:“太客气了!百事孝为先,遥祝令堂福体安康!”
三点钟,天下着毛毛细雨,两辆黑色轿车,一路泥泞停到了我家门口,下车分别有:县文联江林顺主席揩夫人、县人武部王宇平主任、县公安刑警孙春望警官、县公益协会聂磊主任等七人。
都网上博友,见面一见如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农家礼节——敬烟、倒茶、土产瓜子攀谈同好;农家待客——土菜、土饭、迎驾银星畅饮同谋。
大家问到我网名“通德江南虎”的来历。我直言不悔:“‘通德’是我郑家的堂号。‘江南’我住长江中游,习称‘江南’,‘虎’我六二年生人,属虎!”
大家非常认同:好响亮,有气魄的名字。
最后,就共同文学创作方面,大家给我提出了不少建议和要求,也共同取长补短。特别是江主席——多写多交流多进几个圈子;孙警官——创作成果看法、心得;王主任——共同学习,相互切搓,使我终生难忘,我为九姑郑峦故里历史上不又新添了一亮点?
雨越下越大了。雨、留不住客人的足迹,雨、留下了客人真诚心愿给我从事文学创作升华新的思路:搞文学创作前途光明,道路艰难,这要靠每个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者,怎样去执着——静心匆躁!怎样去搏采——众家所长!怎样去为民——喜闻乐见,才可成为一名合格作家。
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