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散文] 一撇一 捺善与孝

[复制链接]

2012-12-27 10:18 13001 2

寻梦不悔 发表于 2012-12-16 21:36 |阅读模式

寻梦不悔 1#

2012-12-16 21:36

    一撇一捺话不尽,古今谁能诠释它?一撇长出写善良,一捺隐忍藏丑恶。一撇伸出写感恩,一捺躲闪写忘义。一撇出头写快乐,一捺弯腰写痛苦。一撇一捺太多,太多,不是我这么点水平能够诠释得清楚的。在此胡乱涂鸦写自己的一撇一捺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写法。

    为人本善,善先孝,不孝怎写撇与捺。既然谈到一撇一捺,谈到善与孝,那么怎样才算孝顺呢?寻梦在此想说的很多,首先来说说我个人所谓的一撇一捺善与孝。

   寻梦已经是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多种身份的我,常常在思考一些在农村生活的现象。我们心有善良,首先要做到不忘父母生养之恩情,做到为人子女孝道之义务。为人不善人难美,为善不孝善难言。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父母生养儿女,一是为爱传结下一代,二是为自己年龄老了,自己无法照顾自己,无法自理之时,身边有儿女们的陪伴,有儿女的照顾。不为好吃好喝好穿,只为病榻之上,送暖相询,一杯水,一碗饭足以。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在变换。有生儿不孝,母亲病榻前茶水难饮,尽管不是每个人如此,但是这些毕竟存在着。等到母亲远去,却在灵堂前大铺张,锣鼓乐器阵阵敲打,道士口念善经,教化世人。父母生前不尽孝,离世高声哀乐又何苦呢?


   现如今,不管孝与不孝子女,都在父母离世后大操大办,父母中一个人离世就得花费几万元,有钱人家甚至开支到几万元。随着这样的比较,不管有钱没钱,都要为父母离世后热闹操办丧事。在农村要闹上几天几夜,只为将父母的丧事办理得风风光光,这些又是做给谁看呢?一个不在睁眼观世事的人,能够感受儿女这样的善与孝吗?风光的只是儿女,有人说某某家儿女,将父母丧事办理得热热闹闹。怎么就没有人说,生前多用善与孝,去后莫哭泣呢?


    每次我总要说上几句,为什么人死后非得如此将丧事大操办。父母在生前,让父母吃饱,穿暖,病榻前端茶送水,不比这样大操办好吗?我言说我的父母亲,在生前尽我能力,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有我吃自然有父母吃,有我穿也自然有父母穿,但是我不赞同在人死后这样大操办丧事。


    活着的人受罪,死去的人却无法得到半点什么,不可能将人生所经受的磨难,在死后能享受到什么。如果将这些开支,全部用在父母生前吃喝衣穿上,那么才是真正为善,为孝。可是,又有人言道,就算生前尽孝,死后还是依旧要跟着风俗大操办一翻。我不知道是我个人思想有问题,还真的是我不善不孝,有些迷茫!



   就现在这些风俗习惯来说,一时肯定是改变不了。我就想,等到我将来归去的一天,一定告诉我的孩子,不需要在我离去后大操办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的人。别人不愿,我先开始。


   人死如灯灭,你将尸体怎样,也没有感觉。所做的一切,都是做给活着的人们看,代表着什么,其实没有一点意义。生前为善者,相信死后也一定会上天堂。生前为恶者,就算死后怎样超度,又岂能超度生前所犯的罪恶?


    人人有父母,人人也为父母,我们善待父母,也是在善待自己。孝顺父母,也是教育自己儿女,从我做起,为人应善,善应孝。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你都不能尽善,那么你又如何对别人有善。



    现在是新时代,新社会,应该打破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将不需要浪费的金钱,用在父母吃喝穿衣治疗上。用在活着的人需要的位置上。等到若干年后,各家各户都只有一个子女,也就是将来婚姻里的两个人,要赡养四个父母,这可是不小的负担,也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如果按照现在这样大操办丧事的话,那么一个人花费几万元。这样算来,四个父母,就要花费去多少年才能积蓄起来的钱。一是铺张浪费,二是根本起不了对死人任何作用,又何必要这样来跟着这样的风俗呢?



   前面所谈到一撇一捺,并不是,将父母的丧事办理得多风光,你的这一撇一捺就多么了不起,想要说的是,一撇一捺应为善,善为孝,孝为给予父母床上茶水,床下清洗。饥时送茶汤,寒时添棉衣。病时多相伴,焦时多安慰。不是父母生养你,何来生命谱辉煌。贫穷富贵尽孝道,为人处世善先行。


全部回复2

孟媛23 发表于 2012-12-26 20:07

孟媛23 2#

2012-12-26 20:07

好贴啊,强帖啊,这要加分啊
张霞 发表于 2012-12-27 10:18

张霞 3#

2012-12-27 10:18

这个必须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优秀版主 推广达人
:
列兵1
:
715559921@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0

帖子0

积分0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