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论坛通讯员 于 2013-10-31 19:24 编辑
徐杏枝:“他倒了,这个家就倒了” 宿松县许岭镇滴露村农民张传来身患绝症的消息不胫而走后,当地村民都对他的不幸深表惋惜,同时,对他的妻子和两个未成年女儿的今后生活感到无比担忧。 10月29日,笔者在爱心人士的带领下,驱车来到了宿松县许岭镇。当走进这个家徒四壁的家庭时,病入膏盲的张传来已躺在椅子上不能动弹了,他的左额缠着带血的纱布,双目无神地仰视着房顶。得知我们来访的目的后,54岁的张传来用微弱的声音向我们打招呼。座谈不到十分钟,深受病痛折磨的老张已呕吐三四次了,由于没有一点的气力,每次呕吐的食物残渣,都会从他的嘴角滴落在衣扣上,坐在身边的妻子徐杏枝不时地用毛巾擦拭着他的嘴角和衣扣。 徐杏枝与老张在一起 老张的住宅表面看起来是一栋两间两层的楼房,可房子的空间都比较小,用作居住的只有两间,一间隔成两个卧室,一间用作厨房兼客厅,一家4口就挤在里面。一台17英寸的旧彩电、一个破旧的木柜、两张简易的木床、一张旧方桌和两条矮板凳便成了这个家庭的全部家当。 老张的两个女儿,大的16岁,在该县阳光中学上高一;小的14岁,上初中二年级。妻子徐杏枝53岁,是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平时靠种田协助丈夫维持家庭生计。 徐杏枝向我们介绍,今年10月,阳光中学了解她孩子的家庭状况后,给孩子减免了1000多元的学费。 “如果老张不患这个重病,我家完全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我和老张每年都种了几亩稻田和十几亩棉花,养了上百只家禽,农闲时一起帮别人打零工,加在一起就能赚上几万元钱”。徐杏枝说。 接着,徐杏枝向我们讲述了她和丈夫老张婚后的打拼经历。 婚后十几年里,徐杏枝和老张一直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为攒钱建房和供两个孩子读书,她和老张拼命地做庄稼、打零工挣钱;五年前,老张把村里外出务工村民抛荒的14亩田地承包了下来,种稻谷、种棉花、养鸡,养鸭,终于积攒下6万多元现金。 2011年8月,她和老张在亲友的援助下,将两间危房改造成了两间两层小楼房,正当这个普通的家庭满怀憧憬地奔小康时,厄运突然降临,去年2月,老张的胞弟突然发病身亡,这让身体本来就不好的老张伤心至极。不久,他的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胸闷、心跳加快。妻子劝他去医院看看,他想:我一个种庄稼的,身体哪有那么金贵?于是,每当疼痛时他都硬扛着,就这样一挨就是半年。直到今年9月份,老张实在疼得吃不消了,而且吃喝困难,才不得不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几乎把全家人击倒:肺癌晚期。 在妻子的执意要求下,老张先后到安庆、合肥等医院复诊并治疗,医生都说,他的病情已非常严重了,错过了控制病情的最佳时机。 徐杏枝和老张居住的房间 无论妻子徐杏枝怎么隐瞒,但这一切都没有逃过老张的眼睛。一次,老张紧握着妻子的手说:“杏枝啊,你就不要再隐瞒我了,我知道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浪费钱了,家里建房还欠了人家一万多块钱呢?”。老张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停止治疗,回家静养。他这不是回家等死吗?妻子徐杏枝对丈夫的决定一时无法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因为他们实在拿不出钱,即使通过向亲友借款,垫付的费用也无法百分之百的报销。 如今,徐杏枝一家因为老张重病在床、老张又需要人照顾而失去了一切生活来源。徐杏枝的娘家在四川,早在十几年前,她同娘家就失去了联系,靠亲友援助已成为没有任何希望的事了,而靠一年下来区区1000多元的低保,又怎能维持一家的生活需要? “丈夫倒了,我这个家就倒了,我和两个孩子今后的生活咋办?”徐杏枝,这个53岁的女人,生平第一次在陌生人面前流下了眼泪。 在返程的车上,笔者满脑子都是徐杏枝噙在眼眶里的泪水,这是无助的泪水,这也是坚强的泪水。面对这个临近破碎的家庭,难道我们的心灵不被这个家庭遭受突而其来的不幸而深表同情吗! (宿松县公安局刑侦大队 孙春旺) 手机:13865106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