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转廖理南先生 关于新编《宿松县志》和《宿松县志勘误拾遗》的是是非非

[复制链接]

2014-1-22 20:34 67451 31

一介农夫 发表于 2014-1-21 14:10 |阅读模式

一介农夫 1#

2014-1-21 14:10

                         转廖理南先生 关于新编《宿松县志》和《宿松县志勘误拾遗》的是是非非

      
       2003年5月,宿松县人民政府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启动了二轮志书的编修。耗时8年又一个月,累计共用纳税人近千万元资金,编写出了一本2011年6月由黄山书社出版的188万字、错误百出的《宿松县志》。在编修县志的各个不同时段工作中,几个主事者(两届主任、一个主编)由于专横跋扈,刚愎自用,知识浅陋,心胸狭隘,因而,在不少事情的处理和问题的认识上,与参与编著志书的其它七个编辑人员存在不少意见分歧。以至于发展到2009年前后,当年参与该项工作的这七人都全部退出县志编修工作了。待县志出版后,这些退出的人员,出于对工作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子孙负责,对家乡的深情厚爱,把自己当年的意见汇总起来,由笔者牵头,编著了本《宿松县志勘误拾遗》(实际参与“勘误拾遗”的作者近50余人)于2013年3月由华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      

《宿松县志勘误拾遗》成书后,引起大众普遍关注。不少对宿松历史文化工作关心重视的革命前辈、部门领导、社会贤达均对它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和很浓的热情。像享受正省(部)级待遇、且年高94岁的原上海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统战部长、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人才》杂志社社长叶尚志先生夫妇,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朱文根,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刘永年,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唐先田,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专职检委柴学友,安徽青年干部学院原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胡佳题等从正省、正厅到正处以上级别和离休老干部即有10多人。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讲,《宿松县志》,如果没有《宿松县志勘误拾遗》帮助它进行“勘误拾遗”,几乎到了不能使 用的地步!——知识差错、数据差错、史实差错到处都是。
     本来,我们编《宿松县志勘误拾遗》,主要是在学术层面进行探讨交流。虽然行文时,编著者有些情绪化倾向,但仍然没有超出就事论事的范畴。而《宿松县志》的那三两个主事者,从原来的工作中到出书后的时日里,对我们却一直是打击、报复、整治(这方面的情况,可以在网上搜索《宿松县志勘误拾遗》的网易博客,那上面的相关文章中,对出书前的事较为清楚地讲到了不少。到我写此文时为止,单位仍然剥夺了我的工作权利、劳动权利。所有事从来不让我参与、知道。这里还应当补充讲到,笔者是本届县志编写中唯一一个从事县志工作的专业人员。其余所有人,均是2003年5月开始,或调或聘的人员)。2011年6月《宿松县志》出版后,外聘的主编廖道安在家闲着,没事干,专门跑县委、政府督查室、纪委、公安局、人社局等不少部门告黑状、喊“冤屈”。还不时化名为“黄梅人”、“黄兴海”等在宿松县人民政府网上向书记、县长的信箱中写信,攻击“黄梅戏与宿松“、”雷池”探源等方面的工作。他们还化名为“踏遍青山”、“草根艺人”、“一介农夫”“一缕阳光”等等,在宿松新世纪论坛几个民间网站上无中生有、造谣中伤、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地说什么《黄梅戏与宿松》这篇文章,全是造假;笔者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关于“雷池”释义问题的通讯私自盖了县政府的大印等等,闹得鸡犬不宁。当在这些部门和领导面前四处碰壁后,他们跑去找律师帮忙上法院起诉我。但多个律师看了他们的材料和《宿松县志勘误拾遗》后,均不为他代理,并善意地劝他:“这个官司打不赢。”让他好自为之。在所有这些奔波劳碌全部泡汤的情况下,又向省新闻出版局、省工商局等部门告状,要求省里处分、处罚《宿松县志勘误拾遗》的编著者。一个学术争鸣问题,被他们人为地政治化,复杂化,低俗化,斗争化,以至于搞得面目全非,成为专门整人的事情了。

诚然, 按国家目前新闻出版政策,华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宿松县志勘误拾遗》是香港书号,是非法出版物。但《宿松县志勘误拾遗》的所有作者,仗义执言,敢于担当,全部文章,求真务实,叙事说理;黄山书社出版的《宿松县志》是国内书号,是正规出版物,但它却错误百出,问题成堆,甚至某些地方尚存在政治认识偏差的问题。这里的情况,正如一个人的肌体已生肿瘤了,但他的主人却要坚持呵护着这肿瘤而不准他人给自己疗伤治病。
        廖道安这个告状者在此事上纠缠不休,一方面,反映了他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苖”的陈腐思想在他身上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亦反映出他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精神根本不能理解。自己错了,还不允许别人指正,这种只许官家放火,不让百姓点灯的霸道行径在此也暴露无遗。古语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不改,罪大恶极。”廖道安向来都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在公众对《宿松县志》提出强烈批评时,请看他们以“皖江春”的名义于2013年5月21日在宿松新世纪论坛上发出来的帖子是如何回应这个问题的:

二轮县志中的差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失误

今天有网友翻出《也谈宿松二轮志书兼及主编廖道安》的陈年帖子,也就多管闲事地说几句。     
       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县志主编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胜任的,县委、县政府聘请已退休的廖道安先生担任二轮县志主编,自有县府的道理,第三者评论二轮县志和主编不要坐而论道,应该站在公证的立场说话。如果说有错,首先是县委、县政府的错,不该聘请一个退休人员去担任主编;如果说二轮县志中有错,所有参与撰写的人都有错,150多万字不会是廖道安先生一个人撰写的吧?如果说后来编辑《宿松县志勘误拾遗》是义举,为什么这些人当初参与撰写、编辑的时候不严格把关?修志是政府行为,不是个人行为,对廖道安在二轮县志修志中的功过是非,县委、县政府已有公论。如果说廖道安先生有错,我认为有四点:一是不应该在退休之后去任这主编,凡属主编就不可能不得罪人,事先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二是不应该否定副主编廖理南的黄梅戏、雷池的虚假资料,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大打出手,更不会有网上的诋毁、攻击;三是不应该辞退7位聘请的编辑人员,当与廖道安先生同生死,共进退, 8个人都等到县志胜利出版 ;四是不应该伤害他人的经济利益,无非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毕竟你的身份也是临时工。  
       说穿了对二轮县志和主编的指责,纯属经济利益之争、用稿多少之争。 编写《宿松县志勘误拾遗》的人们,你们这么积极寻找二轮县志中的差错,你们就没有反思差错一字一句都是你们自己写出来的? 二轮县志中的差错,不仅仅是廖道安先生一个人的失误,所有参加修志的人员都有责任,不要黄鹤楼上看翻船——幸灾乐祸。修志体制是编委会集体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廖道安先生作为聘请的县志主编,应负主要责任,编委会成员和其他撰写人员应负次要责任。

      

推缷责任,强词夺理,胡搅蛮缠,百般狡辩,混淆是非,泼皮耍赖的丑恶嘴脸和卑劣品性,一览无余。

《宿松县志》之所以在出书后会出现《宿松县志勘误拾遗》(其实,《宿松县志勘误拾遗》应该说是与《宿松县志》相生相伴的),与他们几个主事者一直以来的这种作风、作派、态度、方法不无关系。特别是廖道安,他应该十分清楚,自己找律师后,即有律师对他讲过:“这个官司打不赢。八个人共同参与编写的县志,有七个人站出来指出书中问题,且这七个人讲的有根有据,无论于情于理于法于事,你都赢不了。你只有让它冷却,让大家忘记。不然,屎越挑越臭。”也有律师为他支招:去跟廖理南这班人求和,想办法买尽《宿松县志勘误拾遗》这本书并买断其版权。然后,你们几个主事者出资将《宿松县志》按照《宿松县志勘误拾遗》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重印。否则,要消除影响,很难。打压,只是帮廖理南们的忙。但廖道安向来就是脑子只有一根筋,他就是要逞强好胜,以自己为中心,老子天下第一。搞来搞去,搞得满城风雨,搞到目前的结果是,诚如律师们所想像的那样,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宿松县志勘误拾遗》这本书,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宿松县志勘误拾遗》这本书的内容,越来越多的人在想方设法得到《宿松县志勘误拾遗》这本书。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度强调“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幸好我们省、市、县的相关工作部门和在这些部门工作的同志,在工作中,不再像过去那样不问青红皂白、不加调查研究地附和恶人先告状。昔日的那种喜欢生搬硬套条条框框,惯于因循守旧、食古不化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在习李新政面前,逐步得到改善。据不完全了解,接待廖道安投诉的有关同志,在实际工作中,精细负责,认真调查。他们文明执法,和谐执法,全面执法,正确执法,综合执法,表现出了严谨务实、公平公正的好的作风。
        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不要老实在姓社姓资的问题上纠缠,不要闭关锁国。要解放思想,要改革开放,要实事求实。只要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只要坚持了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利,只要顺应了时代潮流,资本主义的东西,我们也可以拿来为自己服务。
         读过《宿松县志勘误拾遗》的人们都知道,《宿松县志勘误拾遗》没有涉黄涉赌涉毒,没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没有反党反社会主义,没有沾连邪教,没有制造动乱,没有教唆犯罪,没有危害社会。相反,它的宗旨和实践,是与中央一贯强调的实事求是精神相吻合的。如果说,这也违了法,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宿松县志》出现的问题,简直犯了罪!廖道安之流倘使仍要一意孤行,坚持着要与中央精神相对抗,坚持着仍要欺上瞒下,坚持着仍要与真理和事实过不去,我相信,在中央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纵深开展到县一级以后,他们终会被推向问责的前台而受到应有的惩罚。吊颈鬼,倒发强的不正常情况,终将是短命的。
        共产党人在自己的工作中,向来讲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但如果实际生活中,出现了形式与内容不能很好统一的情况,我们宁可摒弃外在的形式,力求内容的准确真实。新编《宿松县志》和《宿松县志勘误拾遗》的典型个案,很有研讨的价值。我们认为,当人们醉心于对一个概念的总体认知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历史上那些触目惊心的个案,有时可能只有个案才具有真实的力量。当愚昧麻木与智慧勇敢相冲突的时候,当制度法规滞后与事物发展超前的时候,最好多一分冷静的观察和冷峻的思考。在人类历史上,通常的情况是,创痛比歌声更有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价值。
         感谢廖道安们四处告状——因为他的状告到哪里,我的朋友圈子就拓展到了哪里。这不,又让我多了新闻出版界的朋友!感谢廖道安们吵得《宿松县志勘误拾遗》将会成为国务院修改《出版管理条例》的重要催生剂!如果说,我将要为坚持真理而受处分、处罚,我更要感谢廖道安们让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看到了通往真理的道路向来都是荆棘遍地、坎坷不平的惨酷现实。在此,我要正告廖道安们,我早已作好了思想准备,在通往真理、正义的路上,很少计较个人的得失毁誉,为了真理与正义,甚至不惜付出血的代价!  ——反正我已在廖道安们长期的打压、欺凌下,心情压抑地负重工作而致直肠患癌4X10X10(CM)I淋巴扩散、肺转移(2.5X2.5X1.5)了。欣慰地告诉朋友们的是,目前,我正在积极乐观地与病魔作斗争,虽然因廖道安们作祟,我想组建抗癌协会,为更多的癌症患者解除病痛作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被耽搁,我自己为挖掘家乡地域文化历史的工作也受影响(他同时状告了《宿松古今纵览》,他曾企图要把《宿松古今纵览》扼杀在摇篮中,他正要把《宿松古今纵览》枪杀得无法生存。他之所以要如此丧心病狂,背后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花纳税人近千万元,依仗主编的身份,借助政府的力量,动用数十百人,耗时8年又一个月,才搞了个188万字的材料。而笔者没花政府一分钱,仅自己一个人,前后才5年时间,即已编辑出版了140.28万字的三本书,并且还有500多万字的材料业已整理完毕。他嫉妒心强呵),但我仍然会矢志不渝地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看破事理胆气壮,情到深处总是真。我们应当积极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号召,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十八届三中全会路线,努力工作,敢于打破一切束缚时代前进的陈旧的规章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国家、人民利益为上,在“文化立县”和“文化强国”的道路上,坚持朝着伟大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昂首前进!

上述文中内容来自于廖理南新浪博 http://www.susong1.com/forum.php ... ewthread&fid=38



全部回复31

匿名  发表于 2014-1-21 15:16

2#

2014-1-21 15:16

狗屁胡说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4-1-21 15:27

3#

2014-1-21 15:27

老子不认识廖道安先生,谁要是再在网上胡说八道,我祝他不得好死。(草根艺人)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4-1-21 16:19

4#

2014-1-21 16:19

廖理南写的《黄梅戏与宿松》这篇文章中12个第一全部是捏造的,没有想到事到今天此君还不肯承认错误,又拿不出相关证据给予回复,真是十足的伪学者。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4-1-21 19:51

5#

2014-1-21 19:51

在我县2013年12月31日召开的县委十三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县委书记王华代表县委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在总结过去工作成绩时,庄严宣布:“《宿松县志》获得了全省一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4-1-22 07:59

6#

2014-1-22 07:59

如果是别人,人家早就外出打工,挣的薪水比在县志办多得多,天天受气何苦呢?为什么就不能换换一种思路去走完自已人生呢?却偏要为了一个什么《黄梅戏与宿松》这篇文章,与网友们争得是面红耳赤,最终害人又害已,自已得癌症不说,据说还把网上一些读者也气成病。
回复

使用道具

踏遍青山 发表于 2014-1-22 17:07

踏遍青山 7#

2014-1-22 17:07

本帖最后由 踏遍青山 于 2014-1-22 17:10 编辑

       惊闻廖先生患有直肠癌,心头顿时一紧 ,不由得感叹世事无常,生命脆弱。衷心祝愿廖先生早日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在此,真诚地道一声问候、保重!
      拜读以上充满文革遗风的檄文,真不知如何评说。用一句佛教语言奉劝廖先生“放下着”,多加保重身体要紧,不要为你的所谓“真理”而斗争,要为父母、妻子和儿女多一点担当。我信奉公理自在人间,名利都是过眼烟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4-1-22 17:12

8#

2014-1-22 17:12

说得好,我同意踏遍青山的观点,“放下着”是第一。加保重身体要紧,不要为你的所谓“真理”而斗争,要为父母、妻子和儿女多一点担当才是正道。
-
回复

使用道具

侠客 发表于 2014-1-22 20:21

侠客 9#

2014-1-22 20: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皖江春 发表于 2014-1-22 20:34

皖江春 10#

2014-1-22 20:34

RE: 转廖理南先生 关于新编《宿松县志》和《宿松县志勘误拾遗》的是是非非

     网友贴出廖先生在身体出现故障的情况所写的这篇文字,充分说明他是一个锱铢必较,睚眦必报之人,更反映他是一个唯我独尊、自高自大的狂人 。大家对他文章中的史实问题提出质疑,并非为了比高低,争胜负,只是不希望虚假的历史怡误后人。有人说你造假,提出质疑,你就应该拿出没有造假的事实,让别人信服。比如,你说第一个于20世纪50年代初创作出全国首个黄梅戏剧目《打猪草》;别人说,《打猪草》清代就有,你就应该拿出何年何月何人创作的依据。又比如,第一个于1957年将黄梅戏的孪生剧种——文南词艺术带进中南海为毛泽东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献演;有人说毛泽东此时根本就不在北京,你就应该拿出受到毛泽东亲自接见的事实。还比如,你说王兆乾先生一行1953年11月到宿松无人接待而去黄梅,有人说,王兆乾先生日记证明当年根本就没计划到宿松,也没到过宿松,你就应该拿出王兆乾先生到宿松的时间、何人不接待的证据。诸如此类,对人家的质疑你拿不出依据、事实、证据,这不是造假又是什么呢?廖先生从不正面回答别人的质疑,总是以把提出质疑的人说成是什么“廖道安一伙”,故意混淆是非,转移视线,这又说明什么?证明什么呢?
你不要高看《宿松县志勘误拾遗》,充其量只是一本非法出版物,并非你所说的“没有《宿松县志勘误拾遗》帮助它进行“勘误拾遗”,几乎到了不能使 用的地步!——知识差错、数据差错、史实差错到处都是。”而事实是《宿松县志》是在全省获过一等奖,廖道安本人荣获县委、县政府奖励,证明并不是一无是处。以非法出版物抗衡官方志书,叫自不量力,自取其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灌水之王 宣传达人 推广达人
:
中士2
:
kgd1963730@163.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4

帖子752

积分95744

图文推荐

  • (视频)宿松县凉亭中学

    (视频)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八二届高中第三次全

  • 宿松公益红耀江淮服务

    7月17日,宿松县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医疗义

  • 人民日报:呼吁“同志

    7月7日,人民日报在评论《称呼与风气》中指出:呼

  • 读《罗汉尖上烽火起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读虞太文先生《罗汉尖上烽

  • 宿松:农民主播培训班

    近日,由宿松三姑娘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农

  • 2025年6月宿松县新世

    2025年6月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财务、活动公

  • 一个屋檐下的守望!宿

    本期项目组对接电话:15810304436骆平(微信

  • 畅游碧波纪念伟人,百

    7月12日,宿松县陈汉乡钓鱼台水库碧波涌动,

  • (视频)宿松县凉亭中学

    (视频)安徽省宿松县凉亭中学八二届高中第三次全

  • 安师大附属复中开展暑

    暑途织就平安网,师爱凝成守护盾——安师大附属复

  • 宿松公益:驻程岭联络

    7月11日清晨6点,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驻

  • 复镇初中开展期末校园

    复镇初中开展期末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随着一学期即将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