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民歌] 采茶歌

  [复制链接]

2013-5-22 10:10 38160 20

一介农夫 发表于 2013-5-18 11:43

一介农夫 11#

2013-5-18 11:43

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发源地在人家湖北黄梅县这一真理至今不会过时的、黄梅戏决不是我们宿松先民最先创作的,我们宿松只能说是黄梅戏流传安徽第一站这一观点也不过时。所谓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这一艺术形式是大别山人民创造的这一说法是茏统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发源地只有一个,而不是多地。在这里我再一次申明,本人不认识廖理南,更不认识廖道安,我只相信真理两字、谁说得对,我就拥护谁?
宿松布衣 发表于 2013-5-18 11:47

宿松布衣 12#

2013-5-18 11:47

一介农夫 发表于 2013-5-18 11:43
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发源地在人家湖北黄梅县这一真理至今不会过时的、黄梅戏决不是我们宿松先民最先创 ...

谁说黄梅戏发源地在宿松你找谁理论,我只谈大别山文化!OK
宿松布衣 发表于 2013-5-18 11:55

宿松布衣 13#

2013-5-18 11:55

宿松布衣 发表于 2013-5-18 11:17
正确的观点是真理,不是流行歌曲,所以永远不过时。黄梅戏发源于何处,其答案我还是有底。至于两派甚至多派 ...

您是我敬佩的人,但与您持相同观点的人老对产生误解,使我不得不怀疑他们理解能力。
宿松布衣 发表于 2013-5-18 11:56

宿松布衣 14#

2013-5-18 11:56

宿松布衣 发表于 2013-5-18 11:55
您是我敬佩的人,但与您持相同观点的人老对产生误解,使我不得不怀疑他们理解能力。

如果你们承认黄梅也在大别山范畴我们就很好沟通!
宿松布衣 发表于 2013-5-18 12:08

宿松布衣 15#

2013-5-18 12:08

本帖最后由 宿松布衣 于 2013-5-18 12:10 编辑

黄梅有个人对大别山文化很热衷,论坛专门为他设了版块叫黄梅方言,他发了很多很多的帖子几乎没有跟帖,我就试探性提了很多意见,开始不理睬,后来我就说了一番恳求他端正态度的话他才勉强应付了些,再后来不予理睬,我不是看见他与我有同好和对后人的负责,我求他?我会关注下去,等他醒悟!他不醒悟,我还关注,因为他的很多文化信息都是精华。
宿松布衣 发表于 2013-5-18 20:00

宿松布衣 16#

2013-5-18 20:00

宿松布衣 发表于 2013-5-18 11:56
如果你们承认黄梅也在大别山范畴我们就很好沟通!

很对,这一点我早就提出过!
踏遍青山 发表于 2013-5-18 21:10

踏遍青山 17#

2013-5-18 21:10

本帖最后由 踏遍青山 于 2013-5-18 23:58 编辑

      黄梅戏发源地当属宿松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经不起推敲,让人难以信服。很多朋友连黄梅戏的基本形态都不知道,甚至用现代的黄梅戏去考证源头,用当代人去证明黄梅戏源头,公然否认这,否认哪,这是对后人不负责任的,也是幼稚可笑的。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黄梅戏发源地之争是很复杂的事,不是一朝一夕能把她说清楚的,不是凭只言片语就可以证实的,不是凭一个门外汉就能得出结论的。从建国初和上世纪80年代两次中国地方戏曲普查的资料,以及传统剧目的积累、音乐唱腔的元素、艺人传承的路径综合分析,我赞同发源于湖北黄梅,发展于安徽安庆的说法。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名不虚传,安庆(包括宿松)是黄梅戏故乡当之无愧。现在是众说纷纭、百花齐放,加之官方推波助澜,忽悠民众,无论怎么说都要尊重历史事实,凭证据说话。靠无中生有,虚构捏造,掩耳盗铃,可以”红“极一时,但不可能欺骗一世,我相信真相总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谎言将不攻自破。
     黄梅戏如果没有黄梅人”好演采茶小戏“,通过不同的途经向外流播,如果没有宿、太、望、潜、怀、桐人民接纳,并大量吸收安庆地方语言、民歌小调, 合力充实提高;如果没有怀宁县名艺人丁永泉和徽剧艺人汪云甫的共同努力,对唱腔进行改革,配上胡琴伴唱,加上了徽剧的表演程式,就不可能有严凤英、王少舫等表演艺术家后来的辉煌; 如果没有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如果没有安庆老六县人民对黄梅戏的培育和付出,就不可能推向全国,蜚声中外,就不可能有黄梅戏的今天,这是任何人也否认不了的历史事实。
     昨天就是历史,昨天就是辉煌,昨天就是荣耀。就凭黄梅戏在安庆地区得到创新发展,就值得大书特书。如果没有在安庆地区创新发展这一大步,黄梅戏仍然处在”三打七唱“,人声帮唱阶段。即使黄梅戏发源地当属宿松,黄梅戏就在宿松得到发展?得到提高?我看未必!
      黄梅戏发源地当属宿松不重要,创新发展黄梅戏艺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是光明大道!
踏遍青山 发表于 2013-5-22 09:59

踏遍青山 18#

2013-5-22 09:59

踏遍青山 发表于 2013-5-18 21:10
黄梅戏发源地当属宿松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经不起推敲,让人难以信服。很多朋友连黄梅戏的基本形态都 ...

呵呵!不明白圆满是么意思?{:3_61:}
踏遍青山 发表于 2013-5-22 09:59

踏遍青山 19#

2013-5-22 09:59

踏遍青山 发表于 2013-5-18 21:10
黄梅戏发源地当属宿松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经不起推敲,让人难以信服。很多朋友连黄梅戏的基本形态都 ...

呵呵!不明白圆满是么意思?{:3_61:}
宿松布衣 发表于 2013-5-22 10:10

宿松布衣 20#

2013-5-22 10:10

踏遍青山 发表于 2013-5-22 09:59
呵呵!不明白圆满是么意思?

"黄梅戏发源地当属宿松不重要,创新发展黄梅戏艺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是光明大道!”这句话难道不圆满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