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安徽名称的来源:由安庆、徽州的首字结合。
安徽简称“皖”的来源:东周时期古皖国所在地,即今日安庆的潜山县。
数安徽人才:自古至今,就是:
老庄帝王与徽商!
二、安庆介绍(文档主要介绍安庆人文方面):
安庆:山奇、水秀、茶香、居雅、城美、戏靓;这里龙山凤水,人杰地灵;自公元1260年建城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东晋诗人郭璞赞叹过安庆:“此地宜城也!”“宜”是此城的别称。长江水从城边绕过,在这里打了个结,留下“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美称。(下图为安庆长江大桥)
安庆:是国务院单独、特批的唯一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0年7月,被中国城市协会评为“最具国际影响力城市”之一。安庆地处安徽省西南部,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现辖7县1市3区,区域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620万。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民风淳朴,崇文重教。据史料记载,安庆地区自明代至清朝共出进士100余人、状元8人。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及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安庆古老的陈垣:
东汉的山口城、三国上格城、南宋四方城、元末白崖寨等。
典雅的古牌坊:
倒扒狮子坊、钱牌楼牌坊、孝子坊、节孝坊等、仅安庆市区载入史册的共71座。
亭台楼阁:
大观亭、百花亭、徐锡麟纪念台、射蛟台、太白读书台、舒万台、谯楼、霄汉楼、蒋家楼、慈云阁、蓬莱阁等。
明代书院、清代书院、五千年文博园等。
安庆状元府
“万里长江第一塔”——振风塔:临江而立,为长江流域规模最大、最高的七级浮屠,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说塔”之美誉。建于明代隆庆二年,隆庆四年完工,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有一幅著名对联不得不说: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振风塔,振风华,振风塔内振风华,风塔万年,风华万年!
民国时期,中央银行发行的壹角面值的纸币背面就是安庆振风塔。
安庆: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根据地,这是一块浸染着英烈鲜血的圣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红色革命由防御战转变成攻击战,曾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传奇。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为了解放战争,四万英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占当时岳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体现了安庆人民倾洒热血、顽强拼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革命的奉献精神,正如一首诗中写道:百万将士从天出,奋臂为我击天鼓!
岳西烈士陵园
三、安庆:具有中国历史上一枝独秀的特色文化:
1.
中华禅宗二祖圣地:司空山。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至唐宋年间,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中华禅宗开山鼻祖二祖慧可受达摩心法只身南下司空山,开宗立派,三祖僧璨完成了禅宗的理论体系。至今安庆境内仍留有二祖禅堂、三祖寺和迎江寺等诸多的佛教活动场所。
2.安庆:黄梅戏的故乡。
黄梅戏,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戏曲之一。清乾隆年间,发源于湖北黄梅的黄梅调传至安庆后以安庆方言为对白语言,经严凤英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继承与发扬,逐渐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剧种--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曲目脍炙人口,深受海内外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喜爱。
3.
安庆:桐城派文化的诞生地!明清两代,桐城文风一统全国,影响中国历史三百年。有“天下文章看桐城”之说!其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魁、姚鼐、戴名世、方东树、姚莹、吴汝纶等。
4.中国乐府双璧之一的
孔雀东南飞就发生在安庆。
5.三国时期闻名于世的大乔小乔。
6.传千百年的“不越雷池一步”: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安徽和县)镇将苏峻叛乱,举兵进犯建康(南京),江州刺史温峤欲领兵东下,中书令庾亮恐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不越雷池一步”也成为后人熟悉的一个成语。现指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范围。
7.闻名海内外的
六尺巷:六尺巷位于桐城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巷道南侧原为清大学士张英府邸,北边为吴氏宅。因吴氏占用宅旁空地,张氏家人驰书于都求助。张英批诗一首寄归。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遂退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让三尺,故成六尺之巷。

8.
文人墨客的摇篮地:安庆一中安庆一中是毛泽东视察(1958年9月16日)的唯一一所中国的中学(现在的“安庆九一六学校”因此得名)。是全国重点中学(中国第六名),已经连续27年高考升学率位居安徽省第一。
四、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名人:
中国佛教领袖、书法家,著名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
被道教界敬誉为“当代的太上老君”: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陈撄宁
康熙年间著名的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
方苞: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文化的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影响中国文化三百年。
著名的书法篆刻家:邓石如
京剧的由来,源自徽班进京,京剧鼻祖:程长庚
中国新文化先驱:陈独秀
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
中国二弹之父:邓稼先
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气象组织IMO最高奖获得者:叶笃正
章回小说的大家:张恨水
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
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
五、安庆:二院院士共计31人,在2013年12月19日国家公布的二院100位院士中,其中安庆籍的有5人,占全国的5%。(下图是安庆辖区桐城市的院士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