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当文化值钱后

  [复制链接]

2012-9-5 17:29 35378 21

宿松布衣 发表于 2012-9-5 12:27 |阅读模式

宿松布衣 1#

2012-9-5 12:27

        在《贤文》里经常出现如:“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千万不能把这类语句当作民间谚语,近年来我看到许多县市纷纷把这些语句编入各地方谚语丛书,甚至电视媒体播放的北方俗语“姜是老的辣”,摔碎了碗说是“岁岁平安”,都被宿松人所引用,殊不知在宿松摔碎了碗乃大忌。只因为在民间流传中或多或少有改动,所以才闹出许多民俗的误区。

       哭嫁的文学性词汇我们这一带确实不多,这跟习性有很大关联。湘西和鄂西的土家族是哭嫁词的摇篮,保存了大量的资料。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福音,如黄梅县文化工作者詹炜直接复制鄂西的土家族哭嫁词以充黄梅民俗资料。太湖人看光盘把蚌埠民歌《十八摸》完全学会也录制成了太湖民歌。宿松文化工作者利用一段民歌来扩句,增减改编成民间故事来充实资料。最初各地建民俗馆的目的是展示自己的本土文化和起到直观的教育作用,而文化商业化的今天安徽三河民俗馆居然买来了浙江十里红妆--架子床和北京的马车。四川建川博物馆5000多双小脚鞋几乎全是新仿品。古人说小孤山又名小姑山,甚至把她人性化。苏轼听了当地人的传说写诗“前年小姑嫁彭郎”。小姑在江上化身成仙保护航运的故事与妈祖相似,而妈祖的影响遐迩。所以近年有人来了个小姑就是妈祖一说,一个在安徽一个在福建,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海峡之滨。怎么能草率的结论呢?哎,假文化无形,毒害后人。

       今天的人们不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更加简单的在网上复制即可。但文化是有微妙的联系与分歧的,怎么可能一元化呢?文化人应该有良知啊!                                                                                                                                                2005.4.20 --2011.9

全部回复21

九哥 发表于 2012-9-5 13:47

九哥 2#

2012-9-5 13:47

楼主是文化人。
官之恨 发表于 2012-9-5 13:52

官之恨 3#

2012-9-5 13:52

难道上面的楼主是自己创作的,文化人所谓的文化包含什么啊,不明白,求解。
丑小鸭 发表于 2012-9-5 13:52

丑小鸭 4#

2012-9-5 13:52

官之恨 发表于 2012-9-5 13:54

官之恨 5#

2012-9-5 13:54

老夫几天不在,几天看了楼主几个帖子,发现楼主一来就指责这个指责那个,好像都是你布衣的学生一样,请问楼主是不是比廖还了解宿松文化呢,不知所谓。
阿花 发表于 2012-9-5 15:37

阿花 6#

2012-9-5 15:37

文化不会不值钱的,要看对方懂不懂文化
举杯邀明月 发表于 2012-9-5 16:03

举杯邀明月 7#

2012-9-5 16:03

官之恨 发表于 2012-9-5 13:54
老夫几天不在,几天看了楼主几个帖子,发现楼主一来就指责这个指责那个,好像都是你布衣的学生一样,请问楼 ...

“宿松布衣”是对民歌钻得很深而已,爱之深,
就像你是不爱书的学生,书上污迹斑斑,
而爱书的人,宁愿衣服上污迹斑斑,也会让书本整洁如新。

宿松布衣 发表于 2012-9-5 16:03

宿松布衣 8#

2012-9-5 16:03

官之恨 发表于 2012-9-5 13:54
老夫几天不在,几天看了楼主几个帖子,发现楼主一来就指责这个指责那个,好像都是你布衣的学生一样,请问楼 ...

请问我职责哪个了?我只是发表一些观点,批判一些现象,对事不对人,我也没有那么傻去攻击人,有用吗?
举杯邀明月 发表于 2012-9-5 16:37

举杯邀明月 9#

2012-9-5 16:37

小姑在江上化身成仙保护航运的故事与妈祖相似,而妈祖的影响遐迩。所以近年有人来了个小姑就是妈祖一说,一个在安徽一个在福建,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海峡之滨。怎么能草率的结论呢?
》》》》》》

小孤山的小姑娘娘还真是妈祖!历代皇封天妃、天后、圣母,
小孤山是妈祖信仰深入内地最远、海拔最高的妈祖行宫!
宿松应该大力宣扬之!正是因为没有大力宣扬,所以才让你不明所以。
建议你去小孤山看看!

你没有去深究,更不能草率下结论!宿松人还真没有黄梅人那么会捏造。
最好是你稍微去了解下小孤山历代的记述(1949年之前)。

小姑娘娘(就是妈祖),这不是宿松“近年来”的捏造,而是几百年长期存在的事实!
妈祖是一种信仰,信仰流传哪里,哪里就有踪迹。
就像很多宿松农村老太婆一辈子连外国人没见过,还信耶稣呢!

宿松小孤山有一副对联,作者黎月樵,宿松清末民初人,其中把小姑娘娘(妈祖)的事迹阐述很清楚:
  湄山瑞气孕仙姑(妈祖是福建莆田湄洲岛人)。。。更有轶事堪奇,窥井得符。。。踏机救父,航海寻兄(这都是妈祖事迹)。。。历廿八岁积功积德,忽嫉俗,忽归真,趋重阳托登岛屿飞升(妈祖正是28岁升天
     林氏幽光发圣母(妈祖真名林默)。。。湿衣助克澎湖,鼓涛阻流冠之逭福建那里的澎湖啊!)
宿松布衣 发表于 2012-9-5 17:29

宿松布衣 10#

2012-9-5 17:29

哥哥,唐宋的事光参考宿松近人之作是不行的,就象有人说黄梅戏早在唐宋时就以起源。2000年就曾拜阅过黎月樵老先生写的这副著名的长联,他的黄梅戏联更是妙语连珠。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灌水之王 宣传达人 推广达人
:
中士4
:
214352352@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07

帖子783

积分134790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喜报!热烈祝贺宿松县

    4 月 28 日,在 2025 年度全县工会工作会议上,一

  • 洪岭初中成功开展消防

    洪岭初中成功开展消防演练,共筑校园安全防线今日

  • 宿松s248省道(荆桥至

    s248省道(荆桥至河塌段)道路修复工程不知道

  • 宿松县部署集中打击拒

    4月25日,宿松县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 多方矛盾巧化解 现场

    近日,宿松法院受理了某房地产公司诉某社区委

  • 县作家协会举办王浩林

    四月的阳光温情流泻。4月26日,宿松县作家协

  • 洲头中小与隘口中小校

    为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校

  • 宿松公益程岭联络站慰

    4月23日,在 “五一” 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