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讲台三味】追求教育和谐美 宿松是教育大县,又是教育强县,宿松教育的发展应该是努力追求教育的和谐美。 什么是教育的和谐美?我认为就是追求“天时,地利,人和” 。国家实施“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战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欣逢盛世,这就是占天时。本文仅从“地利”,“ 人和”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个个成人” 就 是教育的和谐美。 “不求人人成材,但愿个个成人” ,是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评估应该“以人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以每一位宿松人民的子女进步为使命。 为什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为他们是每一个家庭的后代,都是国家的接班人,都是学校的学生,学校对他们负有同样的责任。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认识,教育方针的落脚点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既要培养“一大批杰出人才”,又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还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初中生与之相对应,通常700分以上的学生才敢问鼎那“一大批” ,500分以上的学生一般是“数以千万计” ,而不足400分甚至不足300分的学生无疑也是人才,只不过是那“数以亿计” 的人才。从家庭的角度看,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贝。“刺猬说我儿光,黄鼠狼说我儿香。”“孩子都是自己的好” 。700分寄托一个家庭的希望,300分也同样寄托一个家庭的希望。 我们平时常说学校“争先进位”,是指在教育局年度考评中学校名次靠前,比上年度进位。怎样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优劣?以前是中考“一考定名次” ,2008年宿松县教育局修订《中小学教育常规管理工作评估方案》,对学校常规管理进行考核评估,按40%权重折合分值纳入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这显然有利于引导学校向管理要质量,促进全县基础教育和谐发展。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多培养成绩优秀的合格人才无可厚非。但是,怎么看待那些不优秀、不合格、不及格的学生?他们该怎么评估?却值得研究。300分以下的学生在评估中占多少分?学校老师在300分以下的学生身上花费了多少精力? “评估方案” 就是学校的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既然评估60%则是按中考成绩及格率、合格率、优秀率来考评,则毕业班老师都会把主要精力瞄准那 “重高生”“ 优秀率”“ 高分率”“ 及格率” ,谁去关注那可怜巴巴的“后进生”、“ 学困生” ?按近年来的初中升学现实情况,重高生约占20%,普高生约占40%,职高中专生约占40%。为了“保护一小撮” 20% 的“重高生” 和40%普高生,往往无情地 “丢下一大片”40%。这些孩子成绩下滑,丧失信心,有的甚至上网,打架,偷窃。个别干脆辍学回家,家庭“恨铁不成钢” ,社会包括公安机关,“欲关不能,欲管不行”。所谓社会上的“痞子”“ 混子” 大多是来自那些 “学困生” 。教育人都知道管好一个学困生比提高一个“重高生” 不知要多费多少精力。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我们必须重视每一位学生,不以成绩取人,而以进步为准则,以初一年级招生数为基数,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校接受年限教育,不仅书本知识有进步,也增长社会知识,强健身体。学校对差生不忽视,不歧视,不人为划分等级,不向社会输送“危险品” ,对家庭对社会都是功德无量之举。学校也是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实际上,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学生,当年顽皮令人头痛的学生若干年后都是有出息的人。他们尊敬老师,感激老师对他们的严厉管教。今天社会不能“棍棒出孝子” ,我们对学生必须宽容,允许他们犯错误也允许他们改正错误。要鼓励差生,挖掘其潜能,让他们对自己建立信心。要注意方法,“蹲下身子看学生” ,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真正让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二、坚持面向淡水资源,办好一所实用的水产学校,培养建设家乡人才的教育是和谐教育。 宿松素有“八水”“ 七山”“ 六分田” 之说,拥有水面125万亩,可养水面84万亩,占国土资源面积的三分之一强,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是宿松却又是“国家级” 的贫困县。老祖宗留给我们青山绿水的渔鱼之乡而我们却“穷甲天下” ,“捧着金饭碗无饭吃” ,这是宿松人的耻辱! 办一所水产学校,是给老祖宗的最好答卷。125万亩水面,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难得的“聚宝盆” ,开发这125万亩水面资源则是宿松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让河水白白流淌,让资源白白浪费,则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江东父老” ,对不起子孙后代。 办一所水产学校,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水资源就能变成金水银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以前由于缺乏技术盲目养殖“年年养、年年亏” ,有专业技术人才,在125万亩水面资源上大显身手,就能做活水文章。鱼、虾、鳖、鳝、蟹,莲子、芡实、荸荠、菱、藕,鸡、鸭、鹅等水生动植物,精养,混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办一所水产学校,让一部分不能升高中的同学不出家门就能进职高,不致升学无望而消极,不致不上重高普高而自暴自弃。学好一门实用技术,找到一条致富门路,解决一人就业难的问题,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而且在形成规模后,加工、出口、运输,一条龙服务,能解决多少人就业问题! 三、坚持面向稳定,安全办校才是和谐教育。 学校工作什么第一?没有人否认教学第一,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但安全是第一的第一,是基础,是前提,是保证,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如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前提是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有巩固的国防,否则,你根本无法搞经济建设。如果说学校教育教学是国家的经济建设,学校安全则是国家的军队、国防。毛泽东说,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学校安全,就没有学校的一切。 学校安全首先要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学生的共同认识。学校安全首先是师生人身安全。“安全重于泰山” “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必须是全体师生的共识。热爱人生必须是学生的价值观和幸福观的重要内容。 学校安全必须有相关硬件设备。房子建造手续必须完备,质量必须一丝不苟,验收必须把关。危房必须发现一处拆一处,绝不不留祸患,不惹祸上身。学校的钱要用在刀刃上,要舍得在安全设备上花钱。建议教育局成立专门机构,定期组织专家到各校进行安全专题检查,建立安全档案。 学校安全必须有完善管理措施。签责任状,使学校全体员工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做到“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点名制度”、 “教学安全制度”。“ 值日制度”、“ 放学护送制度”、“学生一日巡查制度”、“违纪记录制度” 等等。学校大门、水井、锅炉、楼梯等地都钉块警示牌,给学生提个醒。不体罚学生,不关留学生,不粗暴地赶学生回家,给教师提个醒。 学校通过家长联系会或“告家长书”等形式告诉家长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不骑摩托车上学放学准时回家;不在外留宿;外出告诉家长;没有大人一起不准游泳;不吃“三无”食品;不喝生水;走路不惹狗玩,小心被疯狗咬伤;不跟陌生人说话,不吃他们给的食物。 人算不如天算。再好的制度,再严格的管理都难免出事。出现安全事故,我们首先要积极救治,第二是逐级报告,第三是及时如实告知家长。同时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利用有利资源,不扩大事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人性化处置,不留后患。 一颗纯洁的心会自由的给予,自由地爱!一颗善良的心总是无私地把爱奉献给人类!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追求教育和谐美是我们宿松教育人的使命! (2009.5.6)(2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