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闲话大运河与隋炀帝 石普水 去江南旅游,多处看到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 大运河是古代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象征,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成就。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大运河则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智慧之河,富强之河。它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大运河为江浙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运河的开凿首先是起了运输作用。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大运河就是今天的京九大动脉,集铁路、公路、高速、航运于一身。江浙一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产丰富,“江南熟天下足”。江南丰富的物产就是靠大运河运往京城,运往全国各地,而换来大把大把白花花的银子。 运河的开凿还能防旱排涝,确保农作物丰收,减轻自然灾害。运河更重要的作用是文化交流,让足不出户的农民走出家门,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江南的农民,靠运河走南闯北,而变成大地主、大商人、大知识分子和大官僚。可以这么说,今天江浙的富庶,很大程度上起决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起决于大运河。运河让江浙人最早对外开放而培养了大批有识之士。运河成就了富庶的江浙。 “江南好”。它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客,大把票子掏给苏杭。“江南好”。那里的人聪明美丽文雅,他们的智慧与经济实力,吸引了全国各地农民工为他们口袋更鼓地区更富而流汗。 我对江南向往之至!我对江南人钦佩之至!但我对江南人骂隋炀帝一直想不通。吃运河用运河,对开凿运河的领导人却那么刻骨仇恨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隋炀帝名杨广(569—618年),杨坚次子 ,604~618年在位。隋炀帝在史家笔下很不好。说他“艳主”“昏君”,“荒淫奢侈”“急功好利”“赋役繁苛”“惨酷猜忌”。 我不想为其正名,那是史学家的事。但我想隋炀帝起码有三点不能否定:第一,他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他写景纪游的山水诗意境优美,边塞诗风骨雄健。第二,他是一位有创新意识的君主。他首创“科举制”,设置“进土科”,在中国沿用了一千多年。“唯才是举”比“任人为亲”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今天我们的升学考试、干部录用考试,单位用人考试,都是从隋炀帝学的。第三是他开凿运河。这“开凿运河,赋役繁苛”,在史家笔下也是罪名。 我不能说隋炀帝开凿运河在是主观上是造福于民的功在当今利在后代。或许他的目的是为自己淫乐服务的,但他客观上却为江浙百姓世世代代造福。这正如前一代人挖井,栽树,不管他当时的目的是什么,哪怕是恶意,但是“吃水不忘掘井人”“吃枣不忘栽树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善良体现。反之就会遭人唾弃。所以,江浙人,尤其是运河两岸的江浙人,为隋炀帝建祠修庙,那叫“知恩图报”,也跟史家骂隋炀帝的那叫“忘恩负义”。 我们不能对历史人物求全责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封建帝王,更要辩证地看。我们不需要满嘴“仁义廉恥”如刘备之类的伪君子。看一个人不只是听他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做了些什么,客观上给人民带来了什么结果。这用今天的话讲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邓小平都讲自己有缺点过错。特别是毛泽东在“文革”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我们谁也不能否认他的丰功伟绩。江浙人民怎么没有一点大度愿谅那位虽然给他们先辈带来伤害,但客观上给他们带来永恒利益的隋炀帝呢? 江浙人民没有俄罗斯人的大度与现实。2008年5月8日,俄罗斯举行“谁是俄罗斯最伟大历史人物”投票,结果是:斯大林位居第一位。这位曾杀了很多无辜的人,曾被称为刽子手、暴君的前苏联领导人,因为曾领导人民打败德国希特勒,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留下比如今俄罗斯大53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让今天的俄罗斯人心存感激与尊敬。 江浙人能不能大度一点? (2008.7.29)2017/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