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黄梅戏] 宿松是孕育黄梅戏的源头

[复制链接]

2012-11-11 21:53 44124 25

廖理南 发表于 2012-9-9 20:19 |阅读模式

廖理南 1#

2012-9-9 20:19

                           宿松是孕育黄梅戏的源头        

  关于黄梅戏的起源问题,争论一直未有平息,主要原因是黄梅戏的史料残缺严重。如今,再次探寻黄梅戏源头,各方都在努力找寻有力的史料证据,宿松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廖理南日前向记者出示了他搜集的一些珍贵资料,显示了黄梅戏在宿松孕育成长的历史源头。   廖理南前后查阅了《宿松县志》、《黄梅县志》、《怀宁县志》以及《中国戏曲志》等文献资料。依据大量的史料,他认为,宿松与黄梅戏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他还列举了宿松在黄梅戏发展史上的几个第一。
      其一:第一个于清道光年间把黄梅戏剧目写入戏台楹联。宿松县趾凤乡贺氏先祖的《同思堂杂录》中,记述了清朝道光年间(1840年前后)当地绅士贺作衡曾为建于明朝嘉庆年间的古戏台演黄梅调歌剧撰写过的这样一副楹联:“频邀姐妹三三,敢从圣学堂中,送一盏香茶,又何必东阁翻情,西楼吃醋;为访友朋个个,游到春林深处,撇几枝新笋,也免得竹山打瓦,野店逃荒”。联语就点出了《送香茶》、《西楼记》、《撇竹笋》、《过界岭》等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调剧目。
      其二:第一个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宿松县志》中记载,咸丰三年(1853)正月,太平军将领石达开攻占宿松县城后,全城演戏三日三夜,迎接洪秀全入城。这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1934年才进黄梅县城公演”早81年.
       其三:第一个于1887年起组织专班演黄梅调歌剧,不间断卖唱献艺60余年。廖理南从《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人物传》中了解到,宿松马塘艺人方玉珍从光绪十三年(1887)起,即组织黄梅调专班同黄梅、广济、怀宁、安庆等地艺人共同演戏,后由其徒弟王梓林传承,历经60余年不间断。
     其四:第一个正式地把流行于民间千余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民国10年(1921年)版的《宿松县志》载:“邑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事隔31年之后的1952年11月15日,上海《大公报》才撰文公开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怀宁县志》介绍该县黄梅戏时,则是“1953年始正式定名为黄梅戏”的。
      廖理南从宿松县志上发现,从清代康熙及其以前一段时期,采茶戏已在宿松城乡广为流行了。清代中叶(1662———1821年),每年农历三月三,与黄梅毗邻的宿松佐坝地区松梅岭街上,人们都会搭台演黄梅采茶戏。<BR>    廖理南认为黄梅戏应是渊源于唐初即已盛行的黄梅采茶歌,是湖北黄梅和安徽宿松一带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于每年清明、谷雨前后这一黄梅季节采摘茶叶时随意任兴吟唱的一种纯民间曲调艺术形式。经过宋、元两代的演变发展,至明代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地方戏曲。
                         ——原载2007年8月30日《安庆晚报》作者 李宏
说真话,吐真心,倾真情,干真事,求真理,做真人!

全部回复29

张霞 发表于 2012-9-9 21:13

张霞 2#

2012-9-9 21:13

支持
我爱家 发表于 2012-9-9 21:21

我爱家 3#

2012-9-9 21:21

黄梅戏发源地是宿松,我们从小爷爷奶奶都这么说,这么唱
何仁 发表于 2012-9-9 21:37

何仁 4#

2012-9-9 21:37

廖老师对黄梅戏根源问题研究很深,辛苦了。
热风吹雨2012 发表于 2012-11-10 15:11

热风吹雨2012 5#

2012-11-10 15:11

一介农夫 发表于 2012-11-10 19:05

一介农夫 6#

2012-11-10 19:05

廖老师对黄梅戏根源问题研究很深,很苦,那是一种瞎子点灯白费腊!因为他的文章一出茏就受到内行读者强烈质疑,他往往是无言以对!一句话他是非专业人士、他连起码简单黄梅戏理论知识都不懂,试问一个连黄梅戏理论知识都不懂的人,怎么可能写黄梅戏发源地这一专业文章呢?
热风吹雨2012 发表于 2012-11-10 20:23

热风吹雨2012 7#

2012-11-10 20:23

我也按廖的逻辑和考证方法“爱县”一把:〈一〉按黄梅戏考证法:黄山松 泰山松是宿松迁出的,应当归宿松所有。因为宿松县名里第一个有松,又有宿迁一词为证。〈二〉按雷池考证法:太平洋主体水域在宿松。因为宿松水注入长江,长江水游入太平洋:又,宿松多湖,因此太平洋主体水域在宿松。  当然也按照廖先生做法,把这般东西归功于#书记,媚曰:“这是您对文史最在贡献之一!”这下正对#书记味儿,或许乐而偿一合影也。          恶作剧廖先生勿怪!
踏遍青山 发表于 2012-11-10 23:44

踏遍青山 8#

2012-11-10 23:44

何仁 发表于 2012-9-9 21:37
廖老师对黄梅戏根源问题研究很深,辛苦了。

是炒作,不是研究。
踏遍青山 发表于 2012-11-11 20:58

踏遍青山 9#

2012-11-11 20:58

黄梅戏发源地在宿松只是笑谈,历史容不得虚假,更不能沦为价值取向的附庸,即便以部分的真实代替历史的整个真实,也是一种最为卑鄙的篡改历史的手段。真实是历史的生命线,是历史的灵魂。没有真实,历史就会沦为普通艺术行列里可笑的传说。
热风吹雨2012 发表于 2012-11-11 21:53

热风吹雨2012 10#

2012-11-11 21:53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优秀版主
:
贵宾
:
ssxzblin@sina.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说真话,吐真心,倾真情,干真事,求真理,做真人!

主题124

帖子519

积分64719

图文推荐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程岭联络站开展“庆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