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浓情五月棕飘香 2014年,县民保局的工作人员在县渔政站、千岭乡、佐坝乡人社所等多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为128位以船为家渔民办理了城乡居保参保手续,当年11月,在佐坝乡汪昌咀村龙感湖畔码头的渔船上成功举办了“宿松县以船为家渔民城乡居保养老金首发仪式”。转眼间半年多时间过去了,作业在附近水域的渔民生活怎么样,日子过得好不好,这一切挂念时常萦绕在县民保局党支部成员的心头。
【一】 县民保局党支部从县渔政站掌握到了相关困难渔民家庭的信息后,从超市精心购置了新鲜的粽子、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在端午节到来之际为渔民们送去亲切的问候。
2015年6月17日,端午前三天,县民保局再次在渔政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从县城出发,经过水泥路、石子路和下雨后坑洼不平的泥路,一个小时后踏上了渔民们的集聚地,远远就看见一些不大不小的船被固定在岸边浅水处,有的外墙贴了瓷砖,门墙烤漆闪闪发亮,装修较豪华。有的用破毡子做顶,木头门、墙早就被湖上的风雨侵蚀腐朽得破旧不堪。这就是他们的家,渔民们“以船为家”。
上午10点到达,县民保局等一行人想立即走进渔民的家中。此时,渔政站的同志向大家解释:他们才刚刚从远湖捕捞回来,正在家吃早饭呢,他们一般是工作8个小时后才吃早饭。原来,许多上班族还在睡梦之中,辛勤的渔民们已经工作了好半天。或许,晨光破晓和晚霞映天的美景只有起早贪黑的渔民们才能领略到。
【二】 渔业公司的一位中年男子划着小撇子船载大家去慰问对象家。这家的老人姓葛,据说祖籍在江苏泗洪,哪一代沿着长江漂流至此的无从知晓,葛老人有四个儿子,以前他带着四个儿子在湖上打渔为生,生活不算富裕但也叫个安稳。期间,他承包了湖上一片水域做起了小包头,但由于经营不善和天灾,赔了大本,整个家境都塌陷下去了。俗话说“屋漏偏逢连阴雨”,前几年老人被确诊为尿毒症,对许多家庭来说,这种病都是无法承受之重,何况对于遇见这种变故的渔民之家。
因为在船上跨越、上下时摇摇晃晃,随行慰问的几个人都是被搀扶着进入葛老人家的,渔民们却如履平地。葛老的媳妇知道县民保局要来慰问,早早就在船舱上等候了,当把端午的礼品送到她手上的时候,她连忙发自肺腑地说:“去年也是你们亲自来到我家中,为老人送来老年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至今对我家还是念念不忘,特意送东西过来,真不知道怎么感谢……”
来到家中,发现他家很干净,虽然在渔船上,但他们一样讲究,从外舱进入船内还要换拖鞋,老人在一旁安详坐着,见客人来忙起身打招呼,但很费劲,随行人员见状,立即扶住了老人。老人的媳妇接着说:“老人病了总得治吧,在医院费用很高,我们兄弟几个人合买了台透析机,然后从医院那里买药回来自己做透析,省掉了住宿、床位、护理和往返的车费……”这是一个有着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渔家,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难,本色不改。
【三】 还有一个叫闫成翠的渔民,她家离得稍远,组织方怕大家去她家嫌麻烦,也考虑到安全,就叫闫成翠自己开着船来这里接受端午礼品。但是她在接收之后,执意要大家去她家走一趟。她家在拐过几道水的湖湾处,机船过去十分钟的水程。仔细打量她,年纪不到四十,但看起来像近五十的人,身材微胖,确切的说是健壮,脸庞红里发黑,这是湖上的风吹日晒雨水洗礼后给人的错觉。据她介绍,她家有两个孩子都是聋哑,大孩子是女孩,叫葛现林,读九年级,小孩子是男孩,读小学三年级,大孩子在安庆特教学校就读,当问及为什么不就近在宿松县特教学校读书,她说:“孩子羽毛球打的很好,都代表安庆市去省里打球,去年市残运会,她还得了金牌,好心的人介绍去了安庆读书。”
不一会,上船到她家了,船舱很破,许多地方腐烂成了大洞,与旁边装修很好的另一家简直形成天壤之别。她家里显得很凌乱,可以看出一家人为了生计一天到晚都在湖上操劳,根本没有时间打理家务。墙上挂了几张结婚照,她说都是亲戚家孩子结婚的。餐桌上,一盘不知名的花开得很欢。闫成翠把孩子的金牌拿给大家看,这是她感到无比骄傲的东西。
县民保局的同志告诉她:“家里困难不要紧,好在孩子争气,发展孩子的兴趣,孩子会有大出息,你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你家的养老保险每年都要记得交,到老来领取养老金,能解决基本的生活保障。县民保局将在政策范围内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保证到龄人员按月领取待遇,做好城乡居保服务工作。”(余成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