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宿松农村剃头匠的街头帐篷理发店

[复制链接]

2016-6-12 21:00 23655 0

admin 发表于 2016-6-12 21:00 |阅读模式

admin 1#

2016-6-12 21:00

      昔日在农村走家串户登门理发的剃头匠,如今成了城里的帐篷理发店“老板”。在安徽宿松县孚玉城区,就设立了14个大大小小的帐篷理发店,店“老板”都是来自农村的资深剃头匠,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五十有余,最大的年过七旬。
QQ截图20160612205734.jpg
      过去,在皖西南农村地区,人们都把从事理发职业的人叫剃头匠,也叫剃头佬。剃头匠都是靠走家串户、定点定时上门给人家理发来谋生的。
      71岁的汪银旺老人,家住在宿松县佐坝乡汪昌咀村。50年前,他就从事剃头匠职业。据他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就担负当地5个村民小组100多人口的理发生意,当时,收费都按人头算,每个18岁以上的男性居民,一年共收取2元钱,女性剪发不收钱;满15岁但不满18岁的男性居民,收费折半;满七岁但不满15岁的,仅收五毛。每半月,他都逐户轮流上门理发一次,每次都是靠步行,距离他家最远的村落有七八里,一年下来,他只有200元左右的收入。
QQ截图20160612205748.jpg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每个人头一年理发的工钱才涨到8元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到2010年的时候,因为留守在农村的人口实在太少,他不得不歇业改行。2013年,他在朋友的启发下,才想到上县城理发,并选择在人员密集的黎河公园旁边,搭建一个简易的帐篷,然后购置了几把椅子,他的帐篷“理发店”就这样营业了。
    宿松县河塌乡剃头匠张菊开和该县五里乡剃头匠张宗德,其人生经历与汪银旺一样,两人迫于生计,也都上县城开设了帐篷“理发店”。为了能够长期在县城立足,他们从减少开支出发,都选择在闹市区的房前院边搭建简易帐篷营业,并坚持推行传统的理发工艺,即剪发、洗头、修面和掏耳,且把理发的收费标准定在五六元之间。
    因为价格低廉、技艺高超,他们的生意应接不暇,并吸引了不少年轻小伙的光顾。很多年轻小伙在尝到掏耳、刮胡子绝活的“甜头”后,便成了这里的常客。“张师傅的刀工真好,每次他用剃刀给我刮胡子,都刮得非常舒服和干净、光滑,两天后都长不出胡子。”年轻顾客小李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落户宿松县城的帐篷理发店从四年前的2家,发展到现在的14家,它们都成了城区街头便民、利民的驿站,也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传统技艺给他们带来的舒服感觉。
    从这些农村剃头匠身上,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对工匠精神的坚守,那就是对传统工艺不抛弃、不放弃,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心里时刻装着顾客。
来源宿松先锋网

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欢迎大家加入宿松世纪网!有你们的支持,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786531056@qq.com
:
未填写
:
http://
:
未填写

主题802

帖子4045

积分6450217

图文推荐

  • 温情传递,爱满宿松丨

    在宿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工会大家

  • 宿松公益高岭联络站携

    在生活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喜报!热烈祝贺宿松县

    4 月 28 日,在 2025 年度全县工会工作会议上,一

  • 洪岭初中成功开展消防

    洪岭初中成功开展消防演练,共筑校园安全防线今日

  • 宿松s248省道(荆桥至

    s248省道(荆桥至河塌段)道路修复工程不知道

  • 宿松县部署集中打击拒

    4月25日,宿松县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 多方矛盾巧化解 现场

    近日,宿松法院受理了某房地产公司诉某社区委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