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文化立县的科学发展观发展宿松博物馆事业 张振华 2011-04-27 15:49:53| 分类: 观察思考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践行文化立县的科学发展观发展宿松博物馆事业 张振华 文化事业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而博物馆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传承和弘扬一个国家和地区优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普及科学知识、展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城市、地区的文明象征。 自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以来,全国博物馆事业到得了迅猛发展。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都全部实行了免费开放。中央财政按地方人口及参观人数每年为博物馆提供资金支持。安徽省的博物馆、纪念馆也从原有的36家发展到现在的116家。安庆以前未成立博物馆的县份:枞阳、岳西、怀宁、太湖都相继建立了博物馆或纪念馆,且落实了财政全供编制。以上博物馆每年都享受国家免费开放资金补贴30万元—60万元不等。然而,宿松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 宿松为古代松兹侯国故地,历史悠久, 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五千多年前,宿松的先民们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宿松库藏2543件文物中(含古货币),珍贵文物达300余件,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10件。 尤其值得自豪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从全国精心挑选了300多件一级文物参加由第二十九届奥委会、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瑰宝》专题展览中,就有3件宿松出土的文物。随后,参展的300多件文物,都被收入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对照版的大型特种图书《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另外,宿松还有7件宋代瓷器,1件新石器时代玉器,1件唐代青铜器分别被收入由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对照版的国家大型图书《中国出土瓷器全集》,《中国出土玉器全集》,《中国出土铜器全集》。自此,宿松的文化瑰宝蜚声海内外。从而大大提高了宿松的知名度。宿松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建立宿松博物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建立宿松博物馆,不仅能有效保护、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古老松兹侯国的文化内涵,激发全县人民保护文化遗产,热爱宿松,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促进宿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且对拉动当地旅游业和其它县域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城市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都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践行文化立县的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促进宿松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议利用山水公园闲置的“松兹书院” 建立宿松县博物馆。
2011.3.14 本文由宿松新世纪论坛编辑采集整理,原载《宿松古今纵览》博客,未经作者许可,严禁转载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