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黄梅戏是安徽独有

[复制链接]

2012-11-16 15:44 48069 30

通德江南虎 发表于 2012-11-15 14:55 |阅读模式

通德江南虎 1#

2012-11-15 14:55

郑立松:黄梅戏是安徽独有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2-11-15 09:32 [字号: ] 阅读次数: 132
        郑立松简介:新中国第一代戏改干部,国家二级编剧,中国戏剧大百科全书(安徽卷)编委。解放初期就职于安徽省文化局艺术科,后任黄梅戏艺术研究所所长。整理改编过《打猪草》、《闹花灯》等几十个黄梅戏剧本,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筹建负责人之一。

        对于黄梅戏的源头,不少戏剧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原黄梅戏艺术研究所所长、80岁高龄的郑立松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将他数十年来收集的资料及他本人的观点逐一道来。

       郑老告诉记者,争论黄梅戏源头的核心在“黄梅”二字上,“黄梅”二字有两个解释:一是黄梅季节;二是湖北黄梅县,即“源于鄂东黄梅县的民间小调,即黄梅采茶调,在清代乾隆年间随当地逃水荒的灾民来到安庆地区。”郑老认为“黄梅季节”的说法倒还不是没有道理的,但于后者,他认为并不妥。

        郑老出示了他收集的资料,在《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中有两条记载:咸丰六年(1853年)3月,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光复宿松,县城内连演三天花鼓戏(即其后之黄梅戏)迎接天兵进城;咸丰七年(1857年)清军在宿松县城内建戏楼,演花鼓(黄梅)戏,邀各营队长及文吏观戏。郑老还曾见过一本晚清时期的戏联集手抄本,上面记载:清咸丰丙辰六年(1856年),在安庆对江,流传有一副对联“颂德歌应抒白雪登高调不唱黄梅”。

        郑老认为这些是有关黄梅戏记载的最早资料,黄梅戏应当形成于咸丰年间,“黄梅戏”的名字是安徽人命名的。“乾隆年间,还没有黄梅戏呢,逃水荒灾民带来的是湖北的民歌小调,连采茶调都不是。”郑老还肯定地说黄梅戏是安徽独有的,民国初年怀宁籍学者程演生所著《皖优谱》中有句为证:“今皖上各地乡村中,江以南亦有之,有所谓草台小戏者,所唱皆黄梅调。……他省无此戏也。”

        交谈中,郑老还向记者讲述了当年有关湖北省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的事。此口号提出后,1984年左右,中国记者协会曾经邀请郑老一同到湖北去采访,采访中,对于官方观点,湖北戏剧界则有不同看法,以湖北戏剧专家、资深学者桂遇秋为代表的部分戏剧研究者认为,湖北省没有必要在黄梅戏上投入过多,应当在湖北采茶调基础上发展          郑老认为,黄梅戏是在安庆地区发展起来的,它吸取了青阳腔、弹腔(徽戏)、皖南花鼓戏、采茶戏以及很多兄弟剧种的剧目、唱腔等营养成分。黄梅戏1952年赴上海演出成功后,迅速蔓延到全国,从之前仅有5个剧团,发展到全国共有50多个剧团,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一例。郑老特别强调,无论是哪个地方成立黄梅戏剧团,几乎都到安庆来请黄梅戏演员当师傅,学习用安庆的道白、方言唱戏。

       郑老感叹:“黄梅戏在安庆发展起来,享誉全国,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源头问题始终不一而论,实是一大憾事,希望此次再探源能够还历史一个真相!”






全部回复30

热风吹雨2012 发表于 2012-11-15 16:42

热风吹雨2012 2#

2012-11-15 16:42

《中国戏曲志》记载石达开在县城演的戏怎不直接表述为黄梅戏?邓老那付对联怎么不在宿松而是在安庆对江发现?邓老也真是,直接讲发源于宿松多好。再者,邓老说黄梅戏是黄梅季节的戏对于宿松也利也不利。有利在于我县热天也唱戏  冷天也唱戏  雨也唱晴也唱,类推我县因此就有热戏冷戏雨戏晴戏。。。。。。。等戏曲发源地名称;不利在于黄梅季节不仅宿松独有,长江中下游戏都存在。想来想去邓老的观点对考证我县是黄梅戏发源地价值不大,还是让廖理南先生去塑造为好。  笑一笑   !
通德江南虎 发表于 2012-11-15 20:35

通德江南虎 3#

2012-11-15 20:35

文章未读透!问得发笑!
草根艺人 发表于 2012-11-16 10:51

草根艺人 4#

2012-11-16 10:51

应该是郑老呀!!!!
草根艺人 发表于 2012-11-16 11:02

草根艺人 5#

2012-11-16 11:02

通德江南虎 发表于 2012-11-15 20:35
文章未读透!问得发笑!

那你这位高才生说说怎么问得发笑!是的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我们过去宿松农民在稻谷发霉生了菌,为了驱逐一种晦气,农夫们自发地唱起歌发达一种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黄梅(黄霉)戏,真是荒唐可笑毫无根据说法,迁台附会,令世人作呕!
热风吹雨2012 发表于 2012-11-16 11:06

热风吹雨2012 6#

2012-11-16 11:06

这样说吧:“独有”一文对“源自宿松论”豪无支持作用,且对源于宿松论点是一种动摇。因为安徽独有源自安徽与宿松独有源自宿松是两个不同概念,如同文南词宿松独有源于宿松与九姑独有源于九姑不同一样。这恐怕有违挂网这篇文章的初衷,所以一哂。   可能安庆市 以及郑老等都不会同意黄梅戏源于宿松,否则安庆市就不会如此申遗。
草根艺人 发表于 2012-11-16 11:08

草根艺人 7#

2012-11-16 11:08

我向请教一下“通德江南虎 ”网友先生、你说人家文章未读透!问得发笑!那你说说更为具体和更为科学的说法,让我学习学习好吗?我认为热风吹雨2012 网友,质疑极为有理,请你说出一、二、三条理由进行回驳好吗?如果说得有理有节我拥护你、支持你,热爱你。
热风吹雨2012 发表于 2012-11-16 13:48

热风吹雨2012 8#

2012-11-16 13:48

草根艺人 发表于 2012-11-16 10:51
应该是郑老呀!!!!

说的是,按错了。
热风吹雨2012 发表于 2012-11-16 14:38

热风吹雨2012 9#

2012-11-16 14:38

我到现在为止都未表明我对黄梅戏发源于何处的认识,原因是自感不是研究戏剧史的,学力不允许乱说。我也希望我县是黄梅戏发源地,但这个论点要立住,在黄梅县 和安庆已申遗成功了的情况下,不仅要排除黄梅,还要排除安徽其他地区。有些网友想拿黄梅戏在安徽省的史料说事,有顾前不顾后之嫌,桐城 怀宁等地也可用我们否定黄梅县的方法否定宿松。如果有人说那是爱安徽省,安庆已获申报,你爱算个屁。近日才玩网,路见肤浅,愤而说笑!
踏遍青山 发表于 2012-11-16 15:44

踏遍青山 10#

2012-11-16 15:44

本帖最后由 踏遍青山 于 2012-11-16 16:05 编辑
热风吹雨2012 发表于 2012-11-16 14:38
我到现在为止都未表明我对黄梅戏发源于何处的认识,原因是自感不是研究戏剧史的,学力不允许乱说。我也希望 ...


英明!英雄所见略同。苦于找不到安庆老六县的资料,因宿松现在炒作的观点是否定黄梅县,于是就事论事,以黄梅的观点论证宿松的观点。个人认为:黄梅戏只是一种文化现象,考证黄梅戏发源地必须要把落脚点放在皖鄂赣三省,前提是要客观、公正、严谨,而且要经得起纵横论证。不能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带着宿松的眼镜找依据,以为有新闻炒作就是“令剑”,即使有官方支撑,同样是劳而无功的。安庆的《黄梅戏艺术》不发《黄梅戏与宿松》,就代表部分专家不赞成黄梅戏发源地在宿松,省市黄梅戏专家不赞成“黄梅说”,也决不会同意“宿松说”。我之所以对廖史官的文章提出不同意见,是因为他的文章中存在太多的漏洞……想不到却遭到了“术业有专攻”的“报复”,只要发表不同观点,就被打入“老廖”之流,加以诋毁、攻击。本人一不是“砖家”,二无学历文凭,三无优越的地位,无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优秀版主 推广达人 宣传达人
:
上士2
:
zheng787371389@163.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148

帖子810

积分202482

图文推荐

  • 温情传递,爱满宿松丨

    在宿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工会大家

  • 宿松公益高岭联络站携

    在生活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

  • 宿松新世纪论坛公益协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劳动精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喜报!热烈祝贺宿松县

    4 月 28 日,在 2025 年度全县工会工作会议上,一

  • 洪岭初中成功开展消防

    洪岭初中成功开展消防演练,共筑校园安全防线今日

  • 宿松s248省道(荆桥至

    s248省道(荆桥至河塌段)道路修复工程不知道

  • 宿松县部署集中打击拒

    4月25日,宿松县集中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 多方矛盾巧化解 现场

    近日,宿松法院受理了某房地产公司诉某社区委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