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龙湖烟云】65、佐坝黄梅戏班(1)松梅古戏台

[复制链接]

2018-6-17 15:26 13332 0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8-6-17 15:26 |阅读模式

宿松龙湖 1#

2018-6-17 15:26

【龙湖烟云】65、佐坝黄梅戏班(1)松梅古戏台
石普水
    佐坝山清水秀,是一个物阜民丰的鱼米之乡。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佐坝人民春种秋收,农闲冬春之际,他们打拳习武健身强体,同时还唱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民国十年版的《宿松县志》记载:“邑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邑青年子弟,每逢场作戏时亦或有习之者……”县志中称与黄梅接壤的“邑西南”就是佐坝。
    佐坝以前是“小小的佐坝区”,现在是“大大的佐坝乡”。西与湖北黄梅紧邻,南与江西隔河相望。我们家乡人听天气预报,安庆的不及南昌的,九江的比宿松的还准。在没有有线电视前,我们的电视只能收看江西台而不能收安徽台。我们跟湖北黄梅虽是两省,但口音没有多少区别,九江话很多尾音相同。我在省城讲普通话司机说是江西人。佐坝“吴头楚尾”千真万确。
    佐坝与黄梅戏极有渊源。佐坝人对黄梅戏都极其喜爱,唱黄梅戏只有好歹之分,没有人不会。在那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没有电视机,山歌、黄梅戏就是电视连续剧。夏天晚上乘凉,谁先带头亮一嗓,接着就会有大声小声的合唱。干农活时有人把唱山歌、黄梅戏当休息。解放前上埒打草一人唱众人和,无边无垠的草场上成了山歌、黄梅戏的海洋。出门在外一人走路为排遣寂寞与相思,也为解乏也轻声哼唱民歌、黄梅戏;甚至晚上走夜路以唱民歌、黄梅戏壮胆。出门在外以民歌黄梅戏辨认“身份”。佐坝是黄梅戏的故乡。
    《宿松县志》称宿松业余剧团1956年曾达193个,民间黄梅戏班之多,恐怕无出其右。在黄梅戏形成过程中宿松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宿松没有严凤英!
哪里是黄梅戏的发源地?
    “年年有个三月三,黄宿艺人共搭班。”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俗语,说的是发生在松梅古戏台的故事。中国戏曲史家,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先生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指出:“湖北黄梅和安徽宿松,是鄂皖交界处的两个县,……因为黄梅戏的基本唱调,也是打锣腔。当地或称之为二高腔。”
松梅古戏台是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的戏台。
    松梅古戏台座落在佐坝乡梅园村松梅岭。民间传说从明代中叶开始,道光年间所修宿松县志有关于采茶戏的记载。宿松人于每年的三月初三,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或称之为“高腔”。松梅岭古属下五庄的佘庄,建国后称松梅村,现称梅园村。这里是革命烈士徐文藻的故乡,也是闻名两省的古集镇。松梅岭是宿松、黄梅两县居民共有之地,一街分两邑,东边是宿松人,西边是黄梅人。以宿松、黄梅两县县名各取一字,故曰“松梅岭”。自古以来两边都开店铺,居民购买物资,随心所欲。在松梅岭,你说讲宿松话,他说宿松话;你说黄梅话,他也说黄梅话。本地人说宿松话,说着说着尾音有很重的黄梅腔,佐坝人称之为“佘巴佬腔”。有一幅流传下来的对联“日照青松嫩,雨落黄梅老”,从字面意思看,是宿松人写的,你看,我们宿松这边阳光明媚,青松翠绿茁壮成长,一路之隔黄梅却下雨了,把你们这黄梅淋成落汤鸡。黄梅戏班中也有读书人,分别添加两字:
日照青松嫩芽秀,雨落黄梅老调新。
    “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诙谐戏谑的对联中充满了生活情趣,是两省人民和睦相处的见证。
     清同治年间宿松解元赵世暹有首《田家词》:“生怕分秧节候差,手叉泥脚水翻花。弯躬不暇伸腰起,却斗高声和采茶。”他的《养性轩吟草》中有诗“布谷声中夏正长,田歌竞唱采茶腔。”(摘自孟晋先生《觉晓斋诗文集》)插田是劳累的,可却“竞唱采茶腔” ,可见佐坝人对黄梅戏的喜爱由来已久。
    历史翻过四百年。山河依旧,人去楼空。
    今天的松梅岭还是两县人各处一边的松梅岭,但找不出当年古戏台。
    2011年9月8日,我终于如愿以偿同廖理南主任来到松梅岭。果然“一街分两邑”,东边是宿松人,门牌上清楚写着“佐坝乡梅园村彭湾组”,西边是黄梅人,门牌上清楚写着“独山镇东关村五组”。两边店铺倒不多见,我们在一家六间三层的楼房前停下来,对面挂牌“独山镇东关村医疗室” ,走进里面,以宿松腔问话,对答如流。有趣的是一位50多岁的女人在打吊针,问黄梅戏古戏台,回答说没有。我不免有一丝遗憾。但是女人说她的父亲唱黄梅戏,80多岁,叫汪荣火,宿松人,现在却住在黄梅县。女人娘家宿松人却嫁到黄梅。我们在松梅岭街上信马由缰,惊奇地发现,属于宿松土地的东边却有一家门牌赫然“独山镇东关村二组” 。问人,说是黄梅人买土地建房。两省若比邻。这条3.5米宽的水泥路也是两省共修的,店铺不多,沿途都有打麻将的男男女女,不用说,肯定每桌都掺杂着东西路边两省人。问一位女人,松梅岭街两、三华里长,近头是黄湖村。松梅岭街啊,记载着两省人民世代和睦相处的情缘。
    我关心着松梅戏古戏台遗址,问路边人说不知道。再问说在“周湾大塘四斗坵”,如听佛音!终于,找到周湾,一位大哥在路口把我们带到周湾大塘。岁月如流,眼前不见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场面,看不见戏台上的男女演员,也听不见四百年前的黄梅戏究竟是哪一出。但这千真万确是当年的松梅戏古戏台,松梅岭人在这里演唱了最早的黄梅戏!
终于找到了松梅戏古戏台遗址,在东边的宿松境内,我心满意足,满载而归。
(2012.9.18)2018/6/17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版主
:
30667850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0

帖子0

积分0

图文推荐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喜报!热烈祝贺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工

    4 月 28 日,在 2025 年度全县工会工作会议上,一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