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乡镇 进入微博 微信抖音

宿松世纪网

【讲台三味】王岭职中,一篇难写的文章

[复制链接]

2019-5-16 09:09 26714 2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5-13 15:29 |阅读模式

宿松龙湖 1#

2019-5-13 15:29

王岭职中,一篇难写的文章
几年前,一个网名叫“奋斗蛇的(尹康)老乡给我留言:石老师,昨天看您的博客到凌晨 ,真的很喜欢。有机会写写佐坝的高中王岭中学吧。老家的人都看不起这所自己家里的学校,不知道老师您是怎么看的。
大概他是看了我写的《啊,许岭职中》而有所感触吧。我们素昧平生,他居然让我写家乡的学校,那是一种同志的信任。然而写王岭中学与许岭职中不同。那次我到许岭职中前后仅仅两个多小时,回来一气呵成写了那么一篇。但是王岭中学是不能那么随随便便写的。我一直留心寻找机会,希望获得更多的一手材料。
去年乡诗词楹联学会一次聚会上,我提议老同志们一起去职中采风。我去联系时职中校长向我发泄了一肚子牢骚:“撤销佐坝乡的一所高中佐坝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话!我与职中校长是老熟人,以前关系似乎不错,但是这次却话不相投半句多。一所撤并学校的最后一任校长,有牢骚情有可原。然而当初即使退休老人们都出来说话,也是不能扭转乾坤的。决定政策的是党和政府,而不是佐坝的老人。
天时地利人和。职业中学的撤并其实是由升学率决定的。王岭中学这些年升学率怎么样我没有具体数据,不能信口雌黄。但是《佐坝乡志》记录了它1978年~2002年高考本科录取学生数:19781人;197911人;198013人;198110人;19829人,19838人,19847人,19853人,19863人,19872人,19882人,19892人,19901人,19911人,19922人,19932人,19941人,19951人,19961人,19970199801999020001人,20013人,20024人。
学校已经撤并了,我不想多废话,言多必失。然而,去县城的来来往往路过这里时,我都不由自主地望着这所学校。门楼上 “宿松县王岭高级中学”10个字还在。不过我们佐坝乡的最高学府现在已经铁将军把门,无可奈何花落去。我感慨。字是高嗣照题的,当年的教育局长、诗人、书法家已经赋闲,即将退休。学校两边一幅对联还在:
迎新春,春风化雨,十年木,百年人,乐育栋梁拔地起
继绝学,学海扬帆,千里波,万里浪,喜看鲲鹏展翅飞
字里行间,流露出一副踌躇满志大干一场的架势。只是,“栋梁鲲鹏都是明日黄花,王岭中学已经不存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起而代之的是中德中学,那坐落在县城最偏僻的角落里看上去比乡村还乡村的学校,母校的老师将在那里薪火传承。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似乎有点伤感。然而又嘲笑自作多情。佐坝有没有高中与我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话虽这么说,但是心里总隐隐约约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我没在王岭中学读一天书,只是在它的前身工农中学读了一年书。但不管怎么说,它还算是我的母校。
我的母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佐坝乡志》这样记载它的前世与今生。 “1970年在袁咀筹办五七中学(现王岭中学前身)“1973年,工农中学迁址,到施面前屋背后动工基建“1983年,工农中学改为王岭高级职业中学,王岭初中撤并,并入工农中学
当年学校坐落在工农大队,所以叫“工农中学。这个叫袁咀的生产队十来户人家,距离龙湖仅仅几步路,起风下雨时能够清清楚楚听到龙湖波涛声声,真是风声雨声波涛声声声入耳。我曾经写了一首《忆工农中学》的打油诗
当年龙湖水连天,茅房瓦屋十几间。
日闻鸡啼引狗吠,夜枕涛声伴鬼眠。
抬米挑煤王家岭,散步踏青油菜田。
四十年来犹一梦,思君唯有泪涟涟。
一九七一年建校,一九七三年底迁到现址王岭。我是公元一九七三年正月经过考试进入高中的,后来被“四人帮称之为智力回潮。年底在同学们热火朝天搬迁时,我到小学当代课老师了。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招生一直是职中最尴尬的事。每年中考招生时,职中都会召开对口学校招生会议。我们佐坝乡三所初中学校的行政人员、班主任都参加会议。那时候职中领导都放低身段,挺随和的,满面笑容,要我们动员学生填报他们学校。中考建档时,职中中层领导亲自到各个学校,跟家长、学生面对面,脾气都挺好的。但是,尽管好话说了一大堆,家长却不认账。不惜花大价钱买重点高中和其它高中,不愿意读家乡的职中。有什么办法?
升学率是学校的生命力。每年高考,全县其它高中录取重点大学、本科人数几千、几百、几十,然而 “职业高中寥寥无几,只有几个对口录取的职业大学——老百姓,哪怕是最忠厚的老百姓都说,王岭中学一个重点大学大学生也没有。不能责怪佐坝的家长势利眼,高中不是普及教育,读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
我们这所高中历经坎坷,终于黯然谢幕。1970年诞生于在王岭中心小学,不伦不类地招收了一个高中班,1971年迁移到袁咀生产队,那里有一个新兴公社畜牧场,当时名字叫佐坝五。七中学1972年更名为工农中学。当年的工农中学在全县各地乡镇高中还算不落伍。学校改为职中以后越来越边缘化。它的撤并是历史的产物。校长们虽然有心杀贼,然而无力回天。高考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在全县排名有时还很靠前。
当年的“工农中学倒是出了名人。我的同学王来华,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他妹夫说是双院士!虞克明,1978工农中学第一个跳级应届高中生参加高考录取安庆师范学院。 网上搜索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虞克明教授受聘为我校黄山学者特聘教授2003年被聘为人民大学、北大、广西师大等高校客座教授,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接见。2006年入选由美国主编的《世界名人录》,并被北大收藏。现任英国皇家科学院统计学会院士,是国际分位数回归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及权威之一,美国统计协会杂志编委,美国伊犁诺斯大学访问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华人统计协会会员。是国际知名的统计学专家。
王岭中学前后经历了10任校长,第一任校长是何彩云, 后来是何寿南、施言词、贺永康、汪兆玉、王成武、汪腊宝、李禀赋、吴存焰、王玉华,最后一任是郑必建。(2016.3.18【2019/5/13

全部回复2

ssxfyzlscxwz 发表于 2019-5-15 18:18

ssxfyzlscxwz 2#

2019-5-15 18:18

石老师,
您说,答应为写文说明。既然答应了,就不要过于谦虚,不要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回答就当“能者多劳”吧。
看了先生这显赫的标题,说说某点个见。
一个伟大的减员策略,总的出生率逐年减少。
一个高消费时代的冲击,把门槛弄得很高。对学校招收生源,会有些影响。
要回答为何要撤销某些学校的问题,我认为,不是那学校曾经有哪些亮点。也不是录取人数多与寡。这些都是相对的。
要从同龄学生占有多少百分数入校,这样可以观察到学生家长的负担能力。
要从报考人与录取人的比率看问题,可以分析到教学质量。
要从起分线看看问题,可以知道是否输在起跑线滞后方面。
在一个急功近利的,小农经济的,农村广泛区域,如果对未来遥远的什么崛起,不抱幻想。绝对是没有竞争能力去自费读书。
国家看到这一点,就在偏远的贫穷的少数民族地区,给予经济扶持,给予政策放开。
而这个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宿松大多数学生家庭,那是富又没有像富的样子,贫又像没有值得扶助的条件。这就是学生家长的承载能力不够的问题,是自费读书造成的。
其次的生源减少,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了问题。
再其次,是教材只围绕高考,而教材内容没有考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为进入社会自立学能耐。所以即便暂时还有培养到高中生,而没法培养上大学的,家长们不愿意那无味的付出,提前放弃了培养高中生的机会。
而学校和地方政府因素,是微乎其微的。
一个大气候造成的疙瘩,越是绷紧越是解不开。于是就有这种新的调整。因为自费学校的目的,是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模式。
这种小调整,对获益者来说,像一道烧烤小吃,香飘四野。
这种小调整,对伤害者来说,又像一块结痂的伤疤,忘了好,不要抠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宿松龙湖 发表于 2019-5-16 09:09

宿松龙湖 3#

2019-5-16 09:09

前辈您好!既然您要做时代隐士,我不好称呼您曾经的官衔。您看问题真的高屋建瓴,一针见血!不得不佩服您深刻、敏锐、准确。
要从同龄学生占有多少百分数入校,这样可以观察到学生家长的负担能力。
要从报考人与录取人的比率看问题,可以分析到教学质量。
要从起分线看看问题,可以知道是否输在起跑线滞后方面。
一个大气候造成的疙瘩,越是绷紧越是解不开。
实在经典!
问好前辈!健康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版主
:
306678504@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0

帖子0

积分0

图文推荐

  •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

    防溺记心中,安全你我他——洪岭初中开展防溺水系

  • 宿松县柳溪初中八〇届毕业40周年首聚

    宿松县柳溪初级中学(入学时名宿松县枫驿初级中学)

  • 他任安徽中医药高专党委书记,籍贯宿松

    日前,安徽省委决定,陈海俊同志任安徽中医药

  • 新派龙婚纱摄影为龙跃社区50岁以上夫妻免费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新派龍婚纱摄影联合宿松公

  • 喜报!热烈祝贺宿松县新世纪论坛公益协会工

    4 月 28 日,在 2025 年度全县工会工作会议上,一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